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四川教师风采 | 伯先:“果筐学堂”为农村孩子织梦

        2018-09-03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2010年暑假,四川教育学院(如今的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伯先回到老家雅安市名山县的万古乡。当地山清水秀,但农村孩子的假期生活却十分单调,村里还有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

 


伯先老师在果筐学堂跟志愿者交谈

 

见此情景,伯先就与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商量,看看能不能将村子里的小孩召集起来,办个“第二课堂”。听说大学教授要给农村娃娃上课,村民们欢喜极了,争先恐后地把“小捣蛋”们送来,觉得“能学知识,还能管住他们不乱来”。就这样,在村头猕猴桃园的一个牛棚里,伯先与女儿给十几个农村孩子义务上起了英语和绘画课。

 


伯先老师在果筐学堂跟孩子们一起练书法

 

牛棚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像样的座椅和书桌。看见堆在角落的果筐,伯先灵机一动,用废旧的门板和砖头搭起了两排课桌,然后把果筐倒扣过来做成凳子,解决桌椅问题。“果筐学堂”也因此得名。

 


孩子们用果筐当凳子

 

“果筐学堂”不收费,伯先自己花费了上千元,还给孩子们购置了必要的学习用品。

 

开学后,伯先把开办“果筐学堂”的照片发到了网络上,立刻引起了很多师生、朋友的关注,也得到了当时四川教育学院校方的肯定和支持。

 

后来,时间流转,四川教育学院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果筐学堂”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越办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

 

2015年,成都师范学院师生积极募捐,在乡村创办了名为“座耕室”的图书室,募集图书3000余册,并引入成都某文化教育机构,成功举办了城乡孩子互动的“国学·耕读夏令营”,为周边红草村、九间楼等四个村近400个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果筐学堂”的社会影响扩散至周围方圆数十公里的村民之中。

 


成都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师生在果筐学堂服务

 


成都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领导在果筐学堂研讨

 

2016年,“果筐学堂”吸引感召伯先老师所在中文系的师生和社会各界志愿者200余人次参加活动。除了来自本校的师生志愿者为主体外,前后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荷兰莱顿大学、马来西亚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学、川大附小的师生志愿者,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和马来西亚的其他志愿者参加。

 

大学生志愿者在果筐学堂上课

 

“果筐学堂”自2010年7月以来,迄今已举办十二期,图书募集达到4000余册,接纳当地儿童阅读达上千人次,各界人士总投入约1000多天总工时,总费用约40000元。

 

伯先老师用他自己的切实行动,搭建起农村孩子接触外界的桥梁,在坚持“果筐学堂”的同时,织起孩子们的梦想。

 


伯先和文新学院领导与村民座谈

 

编辑:张学敏

来源:教育导报公众号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