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第88期、89期“文翁大讲堂”开讲了

王浚录 高源翎        2023-09-14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李希贵沈祖芸为成德眉资教师带来“头脑风暴”

thumb_350a9ef6-3b69-4cab-a26a-7dbde24c3146.png

《教育导报》讯(记者 王浚录 实习生 高源翎 摄影报道)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校科学育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9月13日,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市教科院承办、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等协办的第88期、89期“文翁大讲堂”报告会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多功能厅举行。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希贵,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沈祖芸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的教师们带来精彩报告。

上午,李希贵作了主题为“世界会为高尚的目标让路”的报告。李希贵介绍了不同层级的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出了目标、权力、价值和团队四条领导力修炼路径,并就其中的“目标路径”,围绕“目标的拟定”“不要追求完美目标”“目标和愿景的差异”“正确地实现目标”等方面进行层层剖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我在学校管理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李希贵谈到,比如,会在节假日为愿意学习的学生提供学习空间,不推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在学校宣传平台炫耀取得的成绩。“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说。

下午,沈祖芸带来了主题为“如何在校园里放大教育的价值”的报告。沈祖芸说学校放大教育价值的时候应当准确把握“需求、选择、目标、连接”四个开关,并分别对这四个开关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她认为随着时代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悄然到来,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育目标已然发生改变,转化为培养面向不确定世界的终身学习者,而国家的未来,就在今天的校园里。“学校是经典社会生活的浓缩,让学生走上社会之前先活一遍。”她说。在谈到成熟教师的“临界”状态时候,沈祖芸认为,“临界”状态的教师最需要自我实现需求或者自我超越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心理,因此学校应当把每一位老师都看作富矿,善于发现教师的需求,引导教师表达内心的想法,并将不同教师的经验开发为知识产品,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据悉,成都市教育局、市直属(直管)学校(单位)负责同志、管理干部和教师代表,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培机构、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代表,成都市未来教育家、名师和名校(园)长工作室领衔人及成员、领航校(园)长,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等地教育行政部门、教培机构负责人、学校(幼儿园)校(园)长、管理干部和教师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线下会议。

thumb_6228ddfb-cfa7-4741-8a4e-6b856021575c.png

编辑/一审:夏应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