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成都这群大学生为小学生开发编程课,好玩又有趣!

谢娜        2023-03-17
当前位置:首页 >高校动态

《教育导报》讯(谢娜)“屏幕上小蝌蚪一样排列的符号看着好难,没想到它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好玩又有趣!”在成都市新都区桂林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一年级学生王子涵和其他30多位小朋友正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王子涵口中的“拼图游戏”其实是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团队以scratch为原型为小朋友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课程。

讲师团为小朋友一对一答疑.jpg

这门课不仅在当地多所小学收获家长和学生好评,还推广到了甘孜州等地学校,参与近5000人。课程的源头,来自一次调研。

在寒假专业实践调研中,同学们发现,一些城镇区县小学,尤其是教育力量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学校,存在少儿编程教育覆盖地域单一、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如果说基础学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那么编程教育能为小朋友们开启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窗户。”团队成员张佳音介绍。同学们决定,成立讲师团,以自身专业为背景,通过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他们推开科学之窗,种下科技创新的梦想花种。

“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成员李俊澜回忆,要做一门小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编程课,这个大学生“讲师团”打算课上、课下“两条腿”齐步走——课堂上,联合学院专业教师与大学生科技团队“翼灵”一道,面向新都区龙虎小学1到3年级学生、家长开展“少儿编程——信息学”线上科普讲座;在课下,帮助当地桂林小学成立“创客”信息技术社团,建立编程互助小组,定期展示作品,举行信息素拓活动,社团成员已达35人;课外,搭建多校交流平台,面向桂林小学、甘孜州丹巴县水子小学等4所学校具备少儿编程基础的3到4年级学生,开展第一届“C柚”线上编程友谊赛……最终,这门编程课被“升级”为“元宇宙计划”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项目。团队指导教师、计算机科学学院团委书记陈力平介绍,这一项目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突破时间、地域、资源限制,提升青少年群体“数字化”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如何?陈力平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名原本沉迷网络游戏的留守儿童,在编程课中逐渐对计算机学科产生了浓烈兴趣,远在外地的家长还专门电话致谢讲师团。如今,小讲师的授课已开展50余次,志愿者规模达800余人次。

随着教学环节逐步深入,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小讲师”们也从起初站上台的胆怯到能够流畅幽默地讲课,团队从最初的8人扩大到含本科生30名、研究生5名的“讲师团”。在校团委的支持与帮助下,团队自主研发课程,配套教学大纲,教学详案达两万字,大家一起开发“柚程”编程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答疑讨论、网课预习复习、作业批改等功能,帮助小朋友实现课堂学习再延伸。

在上了9周编程课后,3年级学生谭博汛一提到编程就关不住话匣子了,“编程就好像搭积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都可能让前面的努力白费,它让我感受到了细心和专心的重要性,越学越起劲。”

讲师团的大学生也在授课过程中对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成员王可月谈到,为了给小朋友讲好课,自己要把课堂所学进行反复梳理消化,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该校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翔表示,把编程课开到小学课堂,既能有效扩充小学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专业特色,是学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学院将持续以制度建设、经费支持、资源拓展等措施全力促进青年志愿行动高质量发展。

编辑/一审:殷樱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