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丁小慧和她的“香”村振兴梦

本报记者 倪秀 葛仁鑫 文/图        2021-06-16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学生榜样

丁小慧,国家开放大学2019级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专业学生,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巴中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2015年,丁小慧开始与玫瑰结缘,随后成立了“四川省花能解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设“南江县玖零后绽放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带动四川省南江县元潭镇2188户8807人建起6000亩玫瑰、芍药共生产业园,让老百姓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今年1月,丁小慧的创业案例荣获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评选二等奖。


6月的第一周,丁小慧都在成都度过,在成都市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乡村振兴大讲堂上,她巡回4所高校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2005年,家中变故突如其来,14岁的丁小慧忍过苦痛后,在心里暗下决定:以后要留在农村工作。于是,当同龄人选择留在城市时,她回到了农村。多年奋斗,她在家乡创业小有成就,并带领乡亲脱贫奔小康,踏上了一条“‘香’村振兴”的路。

历经波折,她终于当上“农民”

从14岁开始,留在农村成了丁小慧的一个执念。

2005年,暑假的一天,突如其来的电话传来噩耗:外出务工的哥哥工作时受伤,失去了部分手指。父亲赶紧去照顾,焦虑的母亲在家又不慎摔伤腿。那个暑假,对丁小慧来说异常艰难:一个人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还要照顾母亲,担心哥哥和父亲。

那一年,丁小慧跟父亲说,毕业以后她要回农村。她的想法很简单,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又能照顾父母。但父亲当即喝止:“你要是回农村,我就跟你断绝关系!”一辈子在农村的父亲,希望女儿过上和他不一样的人生。

“在我们当地,很多同龄人曾经都是留守儿童,但我的父母没有让我成为留守儿童。”南江县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9年才退出贫困县序列。长期以来,由于当地产业贫乏,许多人只能外出务工。丁小慧的父母一直坚持陪在孩子身边,一边务农,一边靠着做小生意,拉扯着孩子。“所以我想陪在他们身边,不让他们成为空巢老人。”

2010年高中毕业后,丁小慧艰难地开始了创业。

“要留在农村,但不能再像他们那样做传统的农活,我们吃不了那个苦,时代也不允许,还是要结合实际创新。”丁小慧的第一次创业,选择了做婚庆。2012年,元潭镇上几乎没人了解婚庆,但到2014年,镇上的婚庆市场被丁小慧带火,她的“丁幺妹儿婚庆”店生意异常红火。2013年,小慧再次向父亲提出要回农村,希望能用家里的一块地来种玫瑰,既能供自己婚庆上用,又能弥补婚庆淡季的生意空档。但父亲的坚持半分不减。

事情的转机,源于一次村干部的走村入户。

2015年,国家扶贫力度加大,各项政策措施越来越多。4月的一天,村支书带着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镇上新来的领导到丁小慧家中,丁小慧在村干部们面前描绘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农村越来越空,越来越冷清。大片大片的土地变荒芜,我想用这些土地带领乡亲们种玫瑰,开发乡村旅游。村干部们纷纷鼓励她好好干,村上、镇上一定全力支持。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下午,阳光灿烂。”丁小慧说。父亲终于同意拿出家里的土地让她试试,丁小慧的“农民”旅程正式开始了。

两次失败后,找到新的方向

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从改良土壤到日常维护,丁小慧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父亲给他的一亩三分地上,背粪、除草、施肥、除虫……三伏天里,大棚里的温度有时高达六七十度。终于,她种出了可以符合市场标准的A、 B级鲜切玫瑰花。

看到了丁小慧的决心,也看到她“试验成功”。楠木村委会向农户推荐了她,2015年,丁小慧成立了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初只有5户农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跟着她种鲜切玫瑰。之后几年,彭家缘村又有108户和她签约,加入到了食用玫瑰的种植中。

2017年5月,玫瑰花即将丰收。但天有不测风云,父亲被检查出脊柱上有肿瘤,需要及时切除。无奈之下,丁小慧暂时离开了大棚,陪着父亲去医院做手术。父亲住院期间,母亲不慎摔了尾椎骨。一天,丁小慧回来看母亲伤势,想顺带回来处理一下棚里的玫瑰。站在大棚外,她看到玫瑰就流泪了:玫瑰全军覆没,满是红蜘蛛、蚜虫、白粉病……3年的付出几乎“打水漂”,眼看就要实现的梦想破灭了。

“不要气馁,你的理念和模式很好,我们支持你把大棚建到条件更好的字库村。”最艰难的时刻,政府向丁小慧伸出了橄榄枝。在元潭镇党委、政府及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丁小慧成立了“四川省花能解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心一意实施“元潭镇千亩玫瑰、芍药共生产业”,规划3年时间种植食用玫瑰6000亩。

2018年4月5日,命运再次和丁小慧开了一个玩笑,10年难遇的风灾几乎摧毁了她所有的种植大棚,鲜切玫瑰的致富梦也再次被打破。而那个时候,丁小慧的产业园覆盖元潭镇字库村、楠木村、三峰观村、康家岭村等8个村,幅员面积35 .65平方公里,涉及2188户88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1209人。

“要不要放弃,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但我觉得没有理由放弃,因为我的背后站着那么多的父老乡亲。”丁小慧咬咬牙,开始分析自己两次失败的原因:恢复大棚成本很高,切花玫瑰的管护成本也很高。她决定调整产业方向,改种食用玫瑰。

“玫瑰姑娘”的“香”村振兴梦

“创业不是仅凭满腔热情,要有风险意识,更要找到新的生长点。”经历了两次失败,丁小慧在咬牙坚持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

2019年4月,丁小慧投资350万元占地1500平方米的食用玫瑰加工厂投入使用,同年5月1日,精心打造的康家岭核心示范观光园也正式开园迎客。

“观光园开园时,我们举办了玫瑰节,一下子吸引了4万多人。”以玫瑰种植为基础,发展乡村观光旅游,是丁小慧的公司和村里的新探索。当村民看到那么多客人,对食用玫瑰种植的许多担忧和顾虑被化解了。这一年,规划的6000亩玫瑰园顺利完成种植,丁小慧的产业之路逐渐迈入正轨。

“我的车间也是扶贫车间,我们给12个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丁小慧说,厂里开发的玫瑰饼、玫瑰花茶、玫瑰露等产品供不应求。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中,需要大量像丁小慧这样逆行农村、敢想敢为、勇于实践的产业带头人和基层干部。巴中市委组织部对全市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及村级后备干部的学历状况调研显示,知识储备不足、受教育程度不高等问题,是村干部和乡村产业带头人面临的普遍现象,也是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瓶颈。2018年,巴中市启动村干部学历提升培训计划,依托四川电大在巴中电大的办学系统,让村干部学员和产业带头人“不离乡,不离岗”,边工作边学习。

2019年,丁小慧进入巴中广播电视大学南江分校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专业就读,成了巴中市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的受益者。工作之余继续学习,丁小慧目标明确:一方面,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才能做更多事情;另一方面,带领村民致富,就要学习如何和村民打交道,这个专业很有帮助。

“玫瑰花的花期长,从4月中旬持续到10月下旬,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入药,我们原生态的种植模式很受市场青睐。……”今年4月12日,康家岭村玫瑰花产业园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巴中广播电视大学直属部及南江电大的近40名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教育计划学员。而丁小慧是作为产业带头人,在自己的园区里向同学们介绍着自己的创业项目。

“你如何解决这么大规模的农村土地流转?”“如何保证农户栽种出来的玫瑰花的品质?”“销路如何打开?”……同学们的问题,都是丁小慧曾经真实面对的问题。

共生模式和生态模式,是丁小慧自己总结的成功之道。“共生模式”即指企业与农户共生,产业与政策共生,多种产业融合共生,消费与消费理念共生。既坚持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又发挥了村支部、公司、村民的各自优势,实现了分工合作、各尽其职。“生态模式”则是指不打农药、不使用除草剂和化肥,坚持用环保酵素防治玫瑰的病虫害,并且每个村派驻一个技术管理团队,带着便携式农残检测设备,下到田间地头随时检验。

康家岭村村民唐照联今年60多岁了,一辈子务农,2018年,他利用房前屋后的地开始种食用玫瑰。“我们年纪大了,也干不动太重的农活,种点玫瑰不仅能增加收入,连城里的孙子也觉得漂亮,爱回来玩了。”

丁小慧觉得自己走的是一条“香”村振兴的路。当看到自己“向荒山要钱,把荒土变成金”的理念变为现实,她开始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创业,而是8000多名父老乡亲和她共同在奋斗,他们种的不只是玫瑰花,而是一种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记者手记

坚持是金,梦会成真

采访丁小慧时,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4月13日,在丁家老屋的院坝里,小慧顺手采来一束玫瑰,冲着父亲撒娇:献给妈妈吧。父亲把花送给了老伴儿,略显拘谨的动作逗得大家欢笑。30岁的小慧更是笑得开怀。

4月14日,在厂房外的小会议室里,小慧一人面对来自各村的11位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商讨今年的收花事宜。谈及收花价格、质量要求,火药味难以避免。我坐在会议室外,感受着这一场博弈。会议结束,参会的人陆续离开,小慧长舒一口气。她说,已经习惯了,这是常态,也是现实。

和小慧短暂相处的时间里,我们佩服她的“强大”,也感叹她的“不容易”,“90后”的小慧有着完全超过同龄人的成熟和周全,这些背后,该是怎样的艰辛与磨砺。

天道酬勤,小慧梦想的玫瑰正在逐渐绽放:今年玫瑰产品订单火爆,已经供不应求;村民们在家门口赚钱的梦想得以实现。

小慧家新修的三层小楼,坐落于元潭镇南江河边。而老屋就在新房子背后的山坡上。来往新房子和老屋,需要爬一段陡坡,穿过一段铁轨。这像极了小慧的创业之路,需要爬坡上坎,需要穿越艰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失败的故事并不比成功少。丁小慧为什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觉得就像歌曲《回声》所唱:你信坚持是金,也信无常命运。信天赋努力,信笨拙委屈。我们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祝愿丁小慧和她的“香”村振兴梦越发灿烂。

编辑/一审:郭路路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