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新年里,和孩子一起把计划变成现实

记者 胡敏 梁童童        2021-01-22
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

记者 胡敏 梁童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新年计划能帮助孩子开启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年。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是“1月制定,2月忘记,3月放弃”,计划往往难以变成实际行动。如何制定合理的计划,如何增强实施计划的行动力?老师和家长分享了经验。

有计划的孩子更容易实现目标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3%的学生有目标,且有写下计划;10%的学生说没有将目标写在纸上,而是记在心里;87%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目标。10年后,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那10%有目标的学生比87%没有目标的学生,平均收入高出两倍;更有趣的是,3%有目标、有计划的学生,他们的平均收入是87%没有目标的学生的10倍。调查得出来的结论是:Taking The Time To Write Down Your Goal(写下目标,制订计划)。

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新都区大丰小学德育主任安翠教龄13年,她发现小学生群体中,计划制订的情况和哈佛大学的实验类似:自觉立计划的学生不到3%,父母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做计划的占10%,大部分学生计划不够清晰,或者没有计划,只是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安排。

“有计划的孩子做事井井有条,对时间更有掌控感,更容易实现目标并得到正面激励,从而越来越自信,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也较好。”安翠说,而做事缺乏规划的孩子,容易拖延或完不成任务。

好的计划具体、有弹性,执行需要鼓励

期末考试刚结束一两天,安翠就听说有同学把《寒假生活》做完了,安翠认为,这也是做事缺乏计划性的一种表现。匆匆忙忙做了,质量没有保证,也不利于学习状态的保持。寒假作业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让学生保持学习状态,把任务分摊到每一天,每天花20分钟做作业,既不占用太多时间,又容易有成就感,到了开学,看到各科知识也不会陌生。

怎样列一个合理又能坚持的计划?安翠从优秀家长以及自己带女儿做计划的经历中总结出5条经验:

1. 将计划具体化,计划表中的项目写明具体的项目和具体的时间。比如,将“早点起床”变成“早上7:20起床”,将“上午语文,下午数学”变成“上午哪个时段阅读,下午哪个时段做口算”。

2. 明确计划的目标,写清楚要指向的结果。比如,阅读多少页,《寒假生活》完成多少页等。

3. 要有奖惩制度。一定要和孩子商量,不要体罚,用孩子比较在意的其他方式进行奖惩,比如安翠家就是罚款,计划没完成,扣一块或五角零花钱。

4. 可以组成同伴成长小组,互相鼓励。如果几个小伙伴的计划里都有同一个项目,可以组成“成长小组”,通过在群里分享等方式“打卡”,可以看到其他同伴完成的效果和思路,互相促进、互相启发。

5. 父母的重视、陪伴和督促,对孩子的坚持也很重要。计划列出来之后,父母的关注能让孩子更有动力坚持。过程中出现问题,父母及时调整和引导,对计划是否能坚持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奖惩需要变得有弹性。安翠在和女儿一起制订计划的时候,会考虑到孩子可能接受到的诱惑,哪些可以协商,哪些可以补救,哪些需要惩罚。安翠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和伙伴组成了绘画、英语小组,一次参加聚会回来晚了,当天的计划没有完成,安翠就让女儿在群里请了假,后面再补。这种突发的情况,不是孩子的原因,不需要惩罚,但如果是因为主观拖延,则需要惩罚。一些计划外的情况,如果长期存在,比如某个伙伴经常来找孩子玩,就可以把和伙伴玩这件事列为计划的一部分。

此外,计划一定要充分反映孩子的意愿,孩子才更容易坚持,如果孩子分不清主次,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把每天想做的事情进行排序;如果孩子“眼大肚皮小”,目标太多,要求太高,可以用一周的时间修正、调整,比如,口算一分钟做一页,实际上需要花3分钟,不要急着纠正,帮孩子计个时,以实际测算的为标准,逐渐提速。当然,计划的执行最考验的是意志力,但是意志力就像肌肉,越锻炼越有力,最终会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实现计划的N种妙招】

把权利还给孩子

1月21日,结束期末考试的第二天,成都市五年级学生符号就给妈妈罗爱华讲了自己新年的3个愿望:好好打篮球,当好队长,锻炼好身体;坚持自己热爱的科创,把小发明开发完整;在学业上投入更多,争取成绩更优秀。

听儿子这样说,罗爱华很欣慰,“虽然目标还没有细化,但孩子很清楚自己新的一年要做什么。”儿子符号小时候不敢尝试集体项目,学了3年的羽毛球,现在他更自信了,各种体育运动都乐于尝试,最喜欢打篮球,还当了球队小队长,很有荣誉感;科创也是他坚持得较好的兴趣,去年,他在一项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了成都市一等奖,最近又在研发一款“防止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发怒”的手环,发怒时温度上升,或者拍桌子有声音,手环就会报警。新年里,符号希望将产品完善成可以投入生产的产品,这个寒假,他还会留出时间查漏补缺,为下学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罗爱华还打算给孩子安排一个特殊的任务——到餐馆打工。“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对社会、对未来没有感知,希望孩子能体会到劳动的意义。”2020年暑假,罗爱华曾带领儿子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到阆中古城的餐馆“打工”,孩子们懂得了体谅父母和身边劳动者的不容易,也收获了靠双手创造价值的乐趣,罗爱华希望儿子的劳动体验能持续下去。

说到做计划的经验,罗爱华说,现代社会节奏快,孩子教育的头绪太多,家长总是等不及要催他、帮他,其实这容易伤害孩子的能力。如果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他是能够自己做好计划并且完成的,家长只需做好背后的参谋。

说到计划,首先会想到把计划列在表格上一项一项执行。罗爱华认为,做计划不止这一种方式,这与家长的风格有关,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很多事情最终能做成靠的是热情,儿子也一样,不是任务驱动而是热情驱动型。回顾儿子成长的11年,罗爱华发现,坚持得最好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热爱生活的孩子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面对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罗爱华说。

喜欢就是最好的动力

学汉字、听故事、背古诗、读绘本,是今年4岁的遥遥每天的晚间活动。有时候妈妈忘记了哪一项,遥遥还会主动提醒:“妈妈,今天的字我还没学呢!”

这样的习惯,遥遥已经坚持了一年。身为一名老师,妈妈王晗深知把学习融入生活、培养成习惯的重要性,每天起床后、睡觉前,都是母子俩一起学习的温情时光。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活动就都放在了晚上。

“每天就学一个字、背一首诗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他也不会烦。”有妈妈的陪伴,对遥遥来说,每天的认字、背诗不是“功课”,而是与听故事、玩积木、看动画片一样有意思的活动,他自然就会主动地想去做。也会有某一天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的情况,不过没关系,第二天补上就是。

除了这些日常活动,王晗还会留意遥遥的兴趣点,但凡他表现出对某个东西感兴趣,王晗就会鼓励他去尝试,比如轮滑。遥遥是轮滑班里最小的孩子,但他丝毫不露怯,还参加了几次环青龙湖的轮滑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个寒假,王晗还准备带遥遥去逛逛乐器行,要是有喜欢的,就可以鼓励他开始学习。等到暑假再报个游泳班,锻炼一下他的体能,“遥遥爱生病,系统地学习游泳,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也想培养他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王晗提到,虽然她是有意识地想把遥遥培养成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孩子,但是,她希望遥遥是真正出于自己的热爱去做这些事情。因此,她会引导遥遥发现其中的乐趣,陪伴他、鼓励他坚持下去。“我一般不会说,‘你做了这个事,我就会奖励你一块巧克力’之类的话,因为你要确定你做这个事是你想做的,是你喜欢的,而不是因为我的要求。”王晗说。

遥遥也很少提要求。平时他喜欢什么,妈妈第一时间就能观察到,并且主动给他买了。最近他喜欢小怪兽,妈妈就给他买了许多只玩偶。或许正是因为遥遥的爱好都能得到适度满足,他基本没有想过用做一件事来换零食或玩具,几乎单靠“喜欢”这一个动力源,遥遥就完成了妈妈为他制定的日计划和年计划。

明确奖惩,是完成计划的好帮手

奖惩制度在王晗和遥遥这里不起作用,但对于李春花和女儿西西(化名)来说,却是她们完成计划的好帮手。

去年,西西去绵阳上初中了,只有周末才能回到德阳的家。每周5天的“自由”生活,需要西西更加自律,尤其当她的年计划是“身体健康、保持形体、长高5厘米、成绩稳定在年级前50名、每周都要练习舞蹈”时。

西西从小就非常喜欢跳舞。为了跳得越来越好,她不仅要勤加练习,还需要保持匀称的身形,于是,把这个目标落实到月,就是“每个月只能吃2到3次甜食,并且只能在上午吃”。想再多吃一点时,西西就会想到和爸爸妈妈的约定,如果没有好好完成计划,那么年末和好朋友一起出游的资金支持就会打折扣,于是,她就把那个“邪恶的念头”赶走了。

在西西刚上小学的时候,李春花就开始带着全家一起制定年度计划。春节时,各自想好当年的目标和细分出的小目标,写在一块黑板上;然后一起商量出奖惩方式,落实到纸上,并且三个人都要签字同意,以便让彼此互相监督。

在李春花看来,有人监督是确保每年的计划能够基本完成的关键。“身体健康”是一家三口共同的目标,为此,西西需要在学校健康饮食,而李春花也不能随意吃自己喜欢的酸辣粉。有朋友送给李春花一箱速食酸辣粉,西西知道后,每周回家都要统计酸辣粉的剩余数量,确保妈妈一个月只能吃一桶。

李春花的另一个计划,是坚持每周与女儿一起阅读。一直以来,这个活动都以互相为对方选书的形式进行。而去年,李春花的阅读进行得不是很顺利。西西给她选的书是《西游记》原本,对于这个选择,李春华的感想是:“文言文!我怎么看得下去嘛!”

然而,一方面想到自己要给女儿做榜样,选定的事情要好好坚持;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寒假可是要天天陪女儿跳绳的。于是,李春花就这样坚持看了一整年的《西游记》。

互相选书是因为西西小时候只喜欢看漫画,李春花为了锻炼她,就提出了这个想法,给她推荐一些文学作品。现在,对于读名著,西西已经能乐在其中,还要反过来督促妈妈提升文学审美了。不过,李春花觉得“这一提有点猛”,自己有些吃不消,要调整调整才行,“今年我要跟她说好,阅读这方面,我们就互不干扰。”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