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四川师大附属圣菲学校建家长发展学院,让家长—— 放下焦虑,陪“

记者 胡敏        2021-01-15
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

近几年,国家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全国各地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中也加强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集中地、学生身心成长的研究所、家长家庭教育的交流场,是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疏解家庭教育焦虑、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最佳场所,家长学校的牌子挂上去之后,如何丰富形式、充实内容,把学校办进家长的心里,真正让家长学校成为家长的好伙伴、好帮手?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9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推出家长发展学院,以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开展,包含“家长品格成长营”、品格故事爸妈、家长课程、家长座谈会、家长工作坊五个板块,给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法指导。家长发展学院收获了众多家长粉丝,不少家长表示“更懂孩子”“亲子沟通更愉快”。

1.jpg

提供丰盛的家庭教育“自助餐”

1月12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家长品格成长营”准时在官方微信号上更新。这期的主题是“朋友遇到困难了应该怎么办?”通过绘本推荐、亲子游戏、好好说话以及家庭评价单四个板块,给家长在家庭场域培养孩子感恩他人的品质提供了“脚手架”。“家长品格成长营”每周二更新,目前,已有13期,涉及专注、有序、爱国、感恩、友善等多个品格如何在家庭场域中培养。

1月13日,七年级学生刘默涵的爸爸在学校公众号上分享了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故事,给孩子讲自己儿时“失败”的经历,鼓励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带孩子旅行开阔眼界,留意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和情感。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在和孩子平等对话中找到教育的契机。刘默涵爸爸是第五位在学校公众号上分享家庭教育故事的家长,身边人的分享让家长们更有亲近感。

1月14日,圣菲学校品格教育年会上,除了师生分享外,还有一个特别环节:三位家长谈家庭中的品格培养。有的分享学校“有序”品格的培养如何在家庭中延伸和固化;有的分享家庭中品格培养的经验,就是专注地完成每一件事;有的分享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怎样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做好榜样,从而让孩子学会坚持。开展家长座谈会也是家长发展学院的一个项目,邀请家长到学校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在碰撞中交流经验,相互促进。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圣菲学校的家长发展学院做到了每周更新,该校家长通过家长发展学院的各种活动学习育儿知识成为一种常态。

“家长发展学院以‘儿童本位’和‘家长自我成长’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推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圣菲学校校长夏雪燕介绍,家长发展学院的五大项目各有侧重:“家长品格成长营”,通过系列文章给家长提供培养孩子品格的实操策略;品格故事爸妈,是邀请家长讲述自己和孩子的故事,帮助其他家长在故事中获得思考;家长课程,主要是线上线下专家讲座,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围绕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家长工作坊,变传统家长会“老师说,家长听”的形式为“家长说,老师听”,把家长会当作交流家庭教育方法的机会。

圣菲学校品格教育工作室教师周建军参与了整个家长发展学院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在他看来,学校坚持多年的家长进课堂、爸妈义工队、家长开放日、家长在运动会中当评委等做法,属于家长学校的1 .0版本,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孩子教育过程,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从而在家庭中更好地做延伸;家长发展学院是2 .0版本,学校要回应家长对家庭教育方法的迫切需求,帮助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提升。

“通过五大项目,家长发展学院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家庭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成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终身学习者。”周建军认为,这就像是营养丰富的“自助餐”,家长需要什么可以自行取用。

2.jpg

家长圆桌会议

教师关注学生,也关注家庭

家长发展学院需要老师给家长提供方法的指导,繁忙的教学任务中,时间如何保证?老师们能胜任吗?

“家长品格成长营”每周更新,怎么做到?学校品格成长营工作室成员、道德与法治教师冯林琳介绍,品格成长工作室有21位成员,每一期的内容都由老师们头脑风暴、共创而生,为什么选这个绘本不选那个绘本,该选择什么游戏,如何兼顾不同年段学生的家长,都会在小组中讨论,并且品格工作室还有四川新世纪品格教育研究院学术院长杨霖等作为专家指导,给了老师们很大的专业助力。“培养品格不是讲道理,而是关注一些生活上的细节。”冯林琳说,这些也从家长的反馈中得到了印证。

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班主任王梦珂是最早尝试变家长会为家长工作坊的教师。她把教室座位围成四个小圈,放上几瓶水、一束花,家长们在温馨的气氛中相互交流意见。在前期调查中,王梦珂对家长最为关心的、最棘手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工作坊中,家长围绕这些话题各抒己见,她也作为班级的一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有的分享凝聚成了集体的智慧。”王梦柯说,老师还有额外的收获:对家长的想法更了解,教育也更有针对性。班主任曾兰慧也会在日常跟家长的沟通中关注亲子关系,有时家长遇到困惑,她还会充当“介绍人”,请这位家长向班里某方面做得好的家长取经。

曾德惠是专职心理教师,她联合9位有相关资质的教师成立了菲菲心语工作室,为家长发展学院注入心理专业力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制作了亲子共读的《心理关护手册》。还通过心理筛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曾德惠发现,今年孩子们情绪波动明显比往年同期更高,除了通过线上渠道给家长做指导外,工作室还承担着个案咨询的任务,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异常,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方式,实现更好的沟通。“危机没被及时发现就可能变成大事,及时化解了就是小事。”曾德惠说。

家长多一分理性,多一些方法

家长发展学院开办一年多,家长的收获怎样?该校二年级学生家长马小红表示,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焦虑症”好了许多。“现在对孩子的要求是全面发展,孩子的学习、兴趣、习惯各方面家长都要关注,有时看到孩子哪里没做好就会很生气。听了家长发展学院的很多讲座、看了很多文章后,自己慢慢调整,逐渐找到一种平和的心态。”马小红说。

最近,孩子同学的家长在学校官方公众号上分享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故事,马小红发现,每个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自己遇到的育儿问题,其他家长也会遇到,放下焦虑,陪着“蜗牛”散步,孩子的成长会令人欣喜。

令学生家长刘艳蓉感触最深的是一场家长讲座。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高德胜到学校讲感恩教育,“不要用假感恩绑架孩子”的观点令刘艳蓉耳目一新,她特别认同专家的理论:有爱不一定有感恩,没有爱一定没有感恩,要在爱与体验中培养感恩的品质,真正的感恩不是为了做给谁看,而是由内心生发的情感。这样高品质的家长讲座家长发展学院成立以来已举办多场,主讲人不乏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成尚荣等教育领域的“大咖”。

周建军认为,从家长学校到家长发展学院,背后是对家长群体的新认识。这是一群“70后”“80后”家长,他们价值多元,对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对家庭教育有一些碎片化的认识,因而也更容易焦虑。学校通过家长发展学院的五大项目,希望给家长提供更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营造更生动的家长社群文化,传递科学理性的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实践方法。“家长某天看到孩子很生气,突然想起哪篇文章、哪场活动,开始换一种方法和孩子沟通,这就是家长发展学院的意义。”周建军说。

3.jpg

家长圆桌会议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