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浅谈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师德要素及策略

张斌 雷蕾        2020-10-13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

作者: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张斌    

           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雷蕾

摘 要:“师德”是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结合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情操是教育改革需要、师德建设要求、时代要求。笔者将师德要素分为报国之心、育人之心、君子之心,从外部与内部动力两方面阐释师德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要素;策略

一、立德树人的含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强调了“道德”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那么什么是“立德树人”呢?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铸魂育人”。正如总书记习近平说:“魂”是“德”的统领与根基,“铸魂育人”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性质和方向。在教育中坚持理想信念铸魂之道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新时期立德树人具有的特定内涵与特别要求,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育人方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指出:“立德树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加强“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要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3.从育人的角度来说“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田主任为我们解读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与育人方向,这有效地防止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将“立德树人”口号化、形式化。

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使命所在,立德树人更是教师的本职。新时代教师之责就是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尚师德的核心要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第一个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文件中强调了师德建设与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指出了教师政治思想、道德、信念建设的重要性,“立德树人”也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结合以上内容,笔者认为高尚师德的核心要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国之心

孔子、孟子皆为一代名师,但他们心中除了有为师之志,还有更浓烈的报国之心。他们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才,即使今日,我们依然尊其为师。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教育为国,则学习为国,学而为国,则才而为国。时下,为师者的眼光远不及先贤,为师者的眼睛看不到物质之外的自我价值,看不到民族,看不到国家,看不到未来。所以为师者拥有报国之心,则知为师之魂,教师有了“魂”,才能帮助和引导学生“铸魂”。

报国之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信仰。为师者需要有坚定的国家信仰、理想信念、民族使命感,要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报国之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信念,更应是为师者的信仰。“位卑不敢忘国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师者要有报国的志向,教师要主动承担起连接国家现在与未来的责任。虽然为师者不能创造出先进的武器与科技,强国之力;不能制定出先进的国家发展之路,昌国之运;不能创造出国家文明,荣国之史。但是为师者可以教育亿万万学生成为这强国之人、昌国之人、荣国之人,这就是为师者的报国之志。三是报国之能。为师者的个人能力是实现自我报国之心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的引路人。为师者只有做到心中有国,身上有力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贡献力量。

(二)育才之心

“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与使命。教师必须首先明白三个问题:一是为谁育人?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二是怎样育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铸魂”;用“四个自信”帮助学生明心立志;用渊博的知识、无数的真理指导学生前行之路;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感染学生,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用自己的耐心与能力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到人生的追梦征程之中。三是育怎样的人。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之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育人之德。为师者要有高尚的人格,并敬业乐教。“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得也。”教师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传德”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需要用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通过真信、真懂、真做,于无声无形之中引导学生习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是育人之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师不仅要有教学能力,还要有教研能力;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视野,还要有创新的思维。教师要深知新时期立德树人特定内涵与特别要求,为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贡献力量,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伟大目标。

(三)君子之心

世上之人有诸多分类,从性别的角度来分,有男、女之分;从财富的角度来分,有贫、富之分;从道德的角度来分,有君子、小人之分。为师者或男或女、或贫或富皆可,却独不能君子、小人皆可。为师者需为君子,何为“君子”?“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教师作为“君子”,一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爱国守法,忠于祖国与人民,遵守宪法及法律法规,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作出有违教师职责与原则的事情;二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不得有歧视、侮辱学生的行为,更不能有虐待、伤害学生的事情发生;三要坚守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为人正直,不擅用私权谋取一己之利;四要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潜心教书育人,不受财物及社会风气影响教学行为。

三、高尚师德的有效策略

广大教师要习得高尚的师德素养,需要外部与内部动机的双重影响。促进教师师德建设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明确制度下的严格考核,与良好师德风气环境下的感召。而教师师德建设的内部动力来自于自我提升的欲望与优师的信仰。

(一)明确制度,严格考核

明确的师德师风制度能够有效地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省,有效约束教师的言行,确保师德的基本底线。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颁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从思想、教育、德行等多方面对教师的言行作出详细的规定与要求,这直接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了参考。

严格的师德考核是对教师师德建设的鼓励与监督机制。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监察要严,师德考评公正,奖罚分明,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问题,力求保住教师师德素养的底线,督促教师查漏补缺、增益不足。

(二)榜样示范,营造风气

优秀师德师风榜样具有巨大的社会感召力,能够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从而影响教师主动习得高尚的师德素养。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充分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用楷模的力量感召教师,形成强大正能量,让高尚师德在教师群体内部得到追崇与信仰。

此外,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社会群体对高尚师德的认可与赞扬,可以帮助教师群体自觉维护师德形象。所以可以通过推出一些让人喜闻乐见、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让广大群众能够走进教师,切身体会教师的工作,看到教师工作中人性的光辉,认可、推崇教师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为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温床。

(三)自我提升,树立信仰

师德建设的外部动力仅是师德建设的及格线,而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才是师德建设的升华与精髓。首先,教师要注重政治思想的提升,主动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及核心价值观,学习党内重要文件,学习国家发展艰辛历程,培养自身的爱国热情,并在言行中展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其次,教师要注重职业情怀的提升,主动学习师德楷模,感受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之道,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最后,教师要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与专业文化知识,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学习新型教育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及时更新专业文化知识,努力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人民日报》,李忠军.钟启东,2018.5.31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田慧生,《课程·教材·教法》,2015.0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1.20

4.《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11.8

编辑/一审:夏应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