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新样态

许大成        2020-10-13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

作者:许大成

从今年暑后开始,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呼唤新课堂,一线老师不禁要问,与传统课堂相比,指向核心素养的新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很难用几句话回答,但如果我们回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也就不难把握新课堂的基本样态。

“教”中蕴“育”:赋予教育新取向。叶澜教授对教书育人作过精彩论述。她说“教书”“育人”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这是对学科育人最通俗最科学的阐释,既指明了“育人”不能脱离“学科教学”,又指明了“育什么样的人”是教书必须“先明白”的大事。当然,这里的“先”,不是“教书”“育人”的时间先后,而是“教书”“育人”的价值排序。遗憾的是,在传统课堂里,我们一线老师还存在有“教”无“育”、重“教”轻“育”的教学惯习,“育人是课堂的最高目的”还没有成为一线老师的行动自觉。因此,在新课堂探索中,我们要坚守育人为本,弃浮躁,守初心,回归教育常识,实现“教”“育”融通,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帮助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的同时,为学生“系好每一粒扣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中铸“识”:赋予知识新品质。一位教育家诗性地表达了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他说,知识教学是一种乡愁,虽然课程改革进入素养时代,但我们依然有一种回望家园的亲切和冲动。这给我们一个启发,素养时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对知识的“漠视”和“放弃”,而是对知识如何实现育人增值的“渴望”和“祈盼”,“探索”和“改进”。但传统课堂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重“知”轻“识”,巧于“知”的灌输与训练,拙于“识”的开启与引导。何为“识”,清华大学杨斌教授在“什么才是未来教育的要领”演讲中,精辟地描述为“是器量与见识,是判断与信仰,是格局与境界,是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包容”。而恰恰是这些,才具有高度可迁移性,是学生带得走的东西,成为伴随学生一生成长的核心素养。因此,我们一线老师要树立新的知识观,消除“知”“识”疏离,追求“知”“识”融合,自觉用素养生成的方式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让知识包蕴的对人成长更为重要的东西“显现”和“绽放”出来。

“学”中强“习”:赋予学习新内涵。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学”“习”统一、主动建构的过程。我国古代学习理论强调“学”而时“习”之。《说文》:“习,数飞也”,引申出“习”的教育学意蕴,就是强调学以致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当然,这里的“学以致用”,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听讲后的“练习”和“做题”,它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塑造明天的教育》里指出的,包括“以批判的方式提出问题,阐述本人的价值观,设想更加光明的可持续的未来,在实践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等等,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应对21世纪挑战的智慧和力量。但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还存在“重学轻习”和“以学代习”的倾向,过分注重“静听”和“记忆”,“接受”和“输入”,很少有“输出”和“表达”,“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其结果是,只有知识的增长,没有精神的成长。这样的学习是很难发展核心素养的,就好比游泳,仅在岸上“学”怎么游的知识肯定不行,只有在水里才能“习”得游泳的本领。因此,在新课堂探索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坚持“学”“习”统一,“学”中强“习”,自觉创设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以致用”以及“领悟反思”,在此基础上,化知为行,转识成慧,实现学生真正的成长。

由此可见,新课堂新在“铸魂育人”的价值自觉,新在“教学立意”的境界提升,新在“学习方式”的深度转型,其精髓是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长。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还能体悟到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和情感之美。而这,正是新课堂的魅力所在,更是我们一线老师育人使命的应有担当!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编辑/一审:夏应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