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保研失利倍感迷茫,川农大思政天团为学生暖心支招!

张珑潆 龙泓宇        2020-09-27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 >高校

《教育导报》讯(张珑潆 龙泓宇)“现今好朋友们都拿着自己满意的成绩保了研,我没有忌妒,我更没有悔恨,我做了好多的事情,推免项目那么多,我一个都没有把握好,感觉这一切都好像与我无关。”近日,四川农业大学17级学生杨姗在错失保研名额后,通过微信向该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倾诉自己的遗憾。

杨姗来自该校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三年多的大学时光,她从书法小白到加入省书法协会,从完全不懂科研到成功结题科研项目,从不知创业为何物到作为负责人主持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始终保持成绩位列年级前20%,但却没能如愿保研。“大学的一切都好像很充实,可是我现在却觉得很空、很迷茫。一直以来老师教育我们不要有太多目的性,比如发表SCI论文并不是为了发而发,比如做科研并不是一定要赚多少钱、拿多少奖,我也从来没有很功利地去做这些,然而最后的结果就像梦一场,所有的都是虚的一样。”

图片1.png

由于正值保研季,张强看到留言以后很快意识到,这并不只是杨同学个人的、一时的感受,而是一大批未能如愿保研的同学的心境。为了更好的引导这一批学子,让他们尽快走出遗憾、走出失落,及时寻回希望与正能量,他将这段留言发布在了该校思政工作群,就如何回复同学,向包含党政、学工、教学、科研等领域在内的大思政战线的老师们寻求建议。最终,大家选取了23位老师的发言,并集合整理成推文《致:无缘保研而心有不甘的亲》,发布于四川农业大学官方公众号,“希望这样能对保研抱有遗憾的同学有所帮助”。

这23位老师,既有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教授,也有倍受学生喜爱的一线教学老师,还有更多多年从事思政工作的党政部门负责人、学院书记、辅导员……他们组成了“川农大临时思政天团”,共同为因保研失利而陷入迷茫的同学们指点迷津和加油打气。

在这场突发的“咨询会”上,有老师针对杨姗同学对于大学学习的目的与功利性的疑惑提出了建议:“按照你喜欢的方式,保持充实、向上,不断扩充自我的边际是没错的。”“‘不要有太多目的性’不等同于不要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有老师对于“得失结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有老师分享着自己曾经相似的经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有老师犀利提问“如果本科毕业就有更好的选择,你会读研究生么?”……每一条回复,字里行间都凝练着老师们的阅历,流露着老师对同学们的关心,一句句理智但不失温度的建议、安慰、指导,直击人心。

图片2.png

“保研不能成功,确实很令我沮丧,但我更需要的是去反思自己。”杨珊看到这么多老师发来回复时,瞬间泪流满面,“很幸运来到了川农大,咨询了有人回复,迷路了有人指路,失去了东西有人来安慰。”和杨姗一样,章楠今年也没能如愿保研,“我用一年半的时间,拉了五分加权,却还是刚好卡位,这其中的辛酸只有我自己知道,不甘心是一定有的,但老师们的建议确实也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考。”

这则回复一经发布,便瞬间引起了广大校内外学子的情感共鸣,一天时间内阅读量已超过6.6万。不只是保研失利的同学感触颇深,许多正处于迷茫期的同学也纷纷前来留言:“走心又戳心”“学校对学生的关心与诚心令人感动”“虽然我才入校,但能看到学校这么多老师为学生指路,心中有底了”……成百上千条留言如潮水般涌入后台,成千上万的川农学子一边感动于学校的人文关怀,一边审视着自己的生活,不少正在复习备战12月考研的同学也纷纷更是直言:“在图书馆红了眼眶。”

虽然这次的“思政临时天团”不多见,但是川农大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围绕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持续优化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师资水平,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让科研、教学、党政、后勤等战线上的老师都牢记立德树人初心,真正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据悉,四川农业大学每年有700名左右的优秀学生可以通过保研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该校除了各学院进行普通推免,还有文艺特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研究生支教团等五项潜质推免,然而竞争激烈,每年总有失意者。

“相较于学校每年几千人的考研大军,这700个名额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保研的条件年年都可能有一些变化,但无论是保研、考研、出国或就业,属于个人的成长却始终不会被代替。”四川农业大学党研工部部长李武生说道。(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珊、章楠为化名)


编辑/一审:殷樱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