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蒋楠 赵倩)盛夏的若尔盖草原,格桑花随风摇曳,藏汉双语交织的对话声中,一支由12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队伍正与当地农牧民热情交流。日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格桑花推普先锋队”来到若尔盖县,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精准调研,破解语言壁垒。“您平时使用普通话吗?”“孩子在学校学习普通话吗?”在班佑曙光礼堂,队员们从语言使用情况、普通话水平、乡村振兴背景下语言文字状况等方面,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了解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结合当地农牧民生活习惯,志愿服务队还自主编制了“藏汉双语”手册,并推广免费藏汉双语学习APP,着力破解因语言不通带来的发展障碍。
文化赋能,助力旅游业发展。若尔盖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吸引着大批游客。志愿服务队先后前往九曲黄河第一湾、胜利曙光纪念碑、毛泽东旧居等地,给游客和本地居民讲解各景点的风土民情、历史人文,将推普与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文化+旅游+推普”形式,“打卡”若尔盖县红色旅游景点,并通过直播、短视频拍摄等形式,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
在黄河野奢星空营地,志愿服务队与营地负责人共同进行线上直播,以第一视角分享川西地区旅游的路线、行程、路况、见闻和感受等。志愿服务队还与九曲黄河第一湾大酒店联合开展“篝火晚会文艺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当地群众。
多维课堂,学好说好普通话。“同学们,跟着我念‘祖国’!”在班佑村幼儿园,志愿者们用“游戏+竞赛+舞蹈+绘画”模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针对当地儿童普通话基础薄弱的特点,志愿者们利用自身专长,以“生命的奇妙旅行”为主题开展生命历程科普,引导孩子们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热爱祖国。
活动期间,志愿者还和孩子们一同开展了“同心向党”绘画比赛、“小小金话筒”擂台、“礼韵中华 医路同心”知识竞答,教孩子们学习手势舞《国家》,将《金色鱼钩》《飞夺泸定桥》等故事融入课堂,让语言学习与爱国教育同频共振。
健康科普,传递健康生活方式。“阿姨,您的血压偏高,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在巴西乡卫生院,志愿者们一边发放国家通用语言宣传册,一边在医护人员带领下为村民们量血压、测体温。结合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团队通过“体重健康+舞蹈”形式编排健康科普舞蹈《洗手操》《向前冲》等,帮助村民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曲珍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也是若尔盖县班佑村人。她说,在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学习了一年多,自己不仅普通话有了很大的提升,还学到了很多医学、护理知识,希望能够以实际行动让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据了解,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格桑花推普先锋队”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评选出的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本次志愿活动以推广普通话为纽带,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民族地区播撒语言文字的种子,用青春力量助力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导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