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级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35名师生在峨眉地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地质认识实习。本次实习创新构建“悦探—悦赛—悦享”递进式实践育人模式,通过自主探索、竞赛赋能、实习分享三大模块的有效衔接,实现专业技能提升与思政教育、科研能力启蒙的深度融合。
自主探索,深化实践育人改革
探,是地质工作的灵魂,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沉浸式探索”贯穿地质实习。
新增实习剖面,试点自主探索新模式。启用“四溪沟三叠系碳酸盐岩剖面”作为全新实习路线,试点“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自由探索模式。指导教师从“主讲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被赋予充分的自主探索权,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沿途地质现象,点燃了学生自主探索地质奥秘的热情。
深化实习报告改革,启蒙学生科研素养。地质实习报告撰写环节创新性地增设“专题研究”章节,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聚焦实习中遇到的某一具体地质现象或科学问题,进行野外观察、文献调研和综合分析,启蒙学生的科研素养。
以赛促学,检验实践育人效果
赛,是检验“探”之成果的试金石,更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催化剂。
紧扣实习,锤炼核心技能。竞赛内容围绕峨眉地质实习的核心目标与关键知识点,题型设置注重理论与野外的深度交融,题目直接取材于学生踏勘的各条实习路线和剖面,确保竞赛成为实习成果最直接、最生动的“实战化”检验场。
以赛赋能,深化知行合一。竞赛从答题准确度和答题用时两个维度综合评选出优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本次竞赛冠军吴明刚表示:“知识竞赛就像一场高强度的‘综合考试’,它强有力地驱动我们将野外观察到的碎片化知识点,主动串联、整合、深化。”这种富有挑战性的竞赛氛围有效淬炼了学生对地质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经验交流,赋能实践育人迭代优化
分享,是精神传承和经验沉淀的纽带,能为实践教学体系注入动力。
思政铸魂与校企联合,共育地质“攀登者”。实习队组织观看电影《攀登者》主题分享活动。影片中珠峰攀登者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场生动的“思政课”,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艰苦奋斗的决心。在校企协同育人环节,学生们了解峨眉山地区纯净水产业发展后,纷纷感叹:“原来地质勘探不仅能找矿、找油,还能保障饮用水安全,造福一方,让我们对地球科学的前景充满期待。”
师生座谈交流,共话成长心声。 实习尾声,一场“峨眉实习师生座谈分享会”举行。分享会采用“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实习学生代表”的对话模式,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经验传承与情感联结。这种“分享—反思—提升”的良性闭环,有力保障了实践育人效果的迭代优化。
(周翊 沈利军 范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