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记者 钟兴茂
“4:1!赢了!”4月12日,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总决赛冠亚军决赛场上,爆发出激动人心的欢呼呐喊。合江县九支镇中心校在主客场两回合中以4:1的总比分战胜成都市新津区第三小学,成为“贡嘎杯”首支乡村学校冠军队伍,并刷新了“贡嘎杯”泸州市参赛最高记录。在群雄逐鹿的“贡嘎杯”,乡村学校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这支来自乡镇的女子足球队又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艰辛?冠军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育人智慧?
带伤上场,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雍教练,让我上场吧,去年是二等奖,今年我们真的很想拿一个冠军。”九支中心校足球队队长董宗怡请求道。
3月21日,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小学女子组)小组赛第二轮比赛在德阳市实验小学进行。合江县九支镇中心校对战新津区第三小学,赛事愈发焦灼。眼见上半场队伍逐渐落入下风,中场休息时,董宗怡坐不住了,主动请求上场。此前,她在训练中不幸踝关节骨裂受伤,这次还没完全康复的踝关节在第一轮比赛中再次受伤。
董宗怡从二年级开始踢足球。“我们在泸州市拿了很多冠军,去年的‘贡嘎杯’也止步二等奖,拿省赛冠军是足球队和教练的梦想。”看着身旁一个个从小一起训练长大的队友,董宗怡继续说,“许多队友都六年级了,大家不想留下遗憾。”
在董宗怡再三坚持下,教练雍旭东终于同意她上场。忍着疼痛,她如一匹骏马在场上穿梭,用出色的表现,扭转了场上形势,最终带领球队获得胜利。从后面的小组赛到决赛,五场比赛她都打着绷带带伤上场,雍旭东说:“董宗怡是队长,有她在,整个球队就有了灵魂,队员们的气势就更足了。”
“获得冠军,举校同庆。尤其对我们这样的乡镇学校而言,是办学历史上的里程碑,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九支中心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雄飞感叹说,“这些年,我们顶着家长要成绩的压力,坚持开展足球教育,教练和学生也刻苦训练,终于用一次次的成绩换得了大家的认可。”
一波三折,足球队从无到有形成梯队
冠军不是一天练成的!乡村学校在资源和师资都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是怎么培养出冠军队伍的呢?
2015年,九支中心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便开始了足球从活动走向课程、普及和专业化的道路。每个班每周有一节足球课,不仅踢足球,学生还系统学习足球理论知识;足球大课间、足球社团也让学生的足球爱好得到了充分培养。无奈的是,由于缺乏专业化的足球教练,学校的足球队难以建立。
直到2016年,大学学习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足球专项的雍旭东回到家乡,在九支中心校代课,这才组建起了第一支女子足球队。“队员们每天一早一晚坚持训练,所有假期都在训练,各班老师也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师生的热情和付出很快得到回报。仅仅过了几个月,学校足球队就在2016年泸州市第七届运动会上夺得小学女子丙组冠军。
一战成名,合江县教体局也以特招的方式引进雍旭东成为九支中心校的正式教师。但是接下来两三年,足球队却没能一路高歌猛进,在泸州市的比赛中再未拿过第一名。
“我和娃儿们都很努力,为什么成绩就是不理想呢?没有比赛成绩作证明,家长们好不容易被点燃的热情,也会逐渐熄灭。”雍旭东也因此一度消沉和焦躁。
幸运的是,在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推荐和学校的支持下,雍旭东先后参加了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培训班和C级教练员培训班。通过培训,他对足球训练有了清晰的思路。回到学校后,他开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和训练,同时也组建好了学校的女足梯队。与此同时,九支中心校也相继与泸州天立春雨学校、泸州高中等学校交流合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丰富学校足球教育资源。学生们也更加刻苦,不论酷暑严寒,抓紧一切可以运用的时间训练。
2020年,九支中心校足球队终于重回“巅峰”,在泸州市每年的足球类比赛中都能拿到第一名。2024年,球队踢进了四川省第四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总决赛,在总决赛的交叉赛中不敌成都队,遗憾获得第五名,2025年再战“贡嘎杯”,并登顶成为赛事首支乡村学校队伍。
以足球为支点,撬动学校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夺冠回到学校,九支中心校足球队一天都没休息,又投入到紧锣密鼓的训练中。学校一年一度的足球文化节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不仅有6个年级的班级足球联赛,还有绘画、征文、手抄报等足球文化比赛。
“除了足球联赛,我们还有篮球联赛,近两年学校篮球校队在泸州市的成绩也不错。最近,排球、乒乓球也成为学生们课间活动的主角。”王雄飞介绍说。随着学校足球在省、市赛事中屡获佳绩,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愈发浓厚。“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潜藏着许多可以发掘的育人要素。”他说。
学生不仅要忍受训练的辛苦、输球时的抱怨、胜利后的骄傲,还要遵守体育课上的规则意识,在课间活动中进行沟通交流,九支中心校通过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坚强拼搏、团结协作。同时,文化节中的绘画、征文、手抄报等,又与美术、写作、阅读等相融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最大的改变是家长,一开始质疑的人很多,但现在家长是最配合、最支持足球队训练的。”雍旭东说。他在九支中心校带的第一届女足12名队员毕业时,全部队员被泸州市一所优质中学招录,后续的学生中有两人进入了四川省女子足球队。“这不仅激励着我把校队训练越做越好,更改变了家长的成才观,明白了除成绩以外,学生还有更广阔的成才通道。”他说。
足球撬动体育,体育又撬动五育。如今,九支中心校有2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4个,7人制足球场1个,劳动实践基地、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等一应俱全,学生们参与体育、艺术、科创、人文等社团积极性都特别高。王雄飞说:“学校以培养拥有温暖的心、聪明的脑、健康的身的时代少年为办学目标,以足球为支点,我们希望未来能为学生打通一条通往全面成长的路。”
(图片由合江县教体局提供)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导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