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平昌县兰草小学:“转转课”,转出提质新常态

何大鹏        2025-04-07
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 >巴中

《教育导报》讯(何大鹏)开学以来,平昌县兰草小学聚焦常态课堂,以“转转课”的形式,通过“全员开课、个个点评、多维对话”,探索“人人参与、课课精研”的教学质量提升新路径。截至4月10日,开放课堂52节,覆盖全部学科。

聚焦常态:不搞“表演秀”,只要“真功夫”。该校“转转课”聚焦常态课堂,坚持“三不”原则,不限制教学内容、不规定教学形式、不干预课堂生成; 落实“三聚焦”评课,聚焦学生参与度、聚焦思维进阶点、聚焦目标达成率; 推动“三阶改进”,先教师自评反思、教研组共议方案,再跟踪式二次授课。  

教学副校长周述泉说,学校采用“1+1+N”评课方式,即1个亮点、1个改进点、N条学科融通建议,提升常规课堂质效。  

打破壁垒:从“单兵作战”到“组团教研”。据悉,该校“转转课”突破传统听评课模式,通过“三跨”机制重构教研生态。跨年级,初中教师走进小学课堂观察知识衔接,把脉学习习惯;跨学科,文理科教师互听互评,探索学科融合新路径;跨角色,校领导、教研组长、青年教师组成“共同体”,通过“观察量表”多维度记录师生互动、目标达成等数据。  

语文教师程阳梅在听完物理课后感慨:“原来理科课堂的逻辑推演如此清晰,对我设计问题链很有启发。”数学教师赵仕第从美术课中获得灵感:“美术老师用‘拆解—重组’法讲解构图,我迁移到几何教学中,学生理解得更透彻了。”  

多维成效:从“融通融合”到“同频共振”。开展“转转课”以来,学校已取得初步成效。学科融通,物理组与语文组联合开发“古诗词中的科学密码”项目,学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探究声学原理;课堂提质,教师杨敏将英语“任务链”设计迁移至道德与法治课,通过“人生盲盒”“生命树贴图”等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生态重构,形成《跨学科听评课指南》《课堂有效性评价标准》等成果,85%教师表示“突破固有思维,获得跨学科方法”。

今后,该校将持续推进“转转课”常态化,并计划与周边学校组建教研共同体,让更多教师在真实课堂中收获成长。

编辑/一审:向颖        二审:杜蕾        三审:倪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