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兰钰珊)为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内江市市中区教体局以“互联网+名厨亮灶”为抓手,扎实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构建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体系。
精准对标政策,科学规划建设目标。区教体局深入学习《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内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内江市学校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全区实际情况,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通过对接市级部门、调研市直学校建设经验,厘清管理系统功能框架、技术标准及硬件需求,确保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既符合省、市要求,又贴合学校实际需求。
深入调研测算,创新破解建设难题。市中区现有56所校(园)有食堂,校间情况差异较大且普遍办学规模较小,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经费紧张,随时有停办可能。为顺利推进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区教体局开展了全覆盖调研,摸清校(园)食堂情况,精准测算建设所需成本,根据区情、校情,创新提出“财政主导、校(园)分担,公办先行、分类推进”的建设方案:即区财政全额承担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及运维费用,校(园)承担硬件采购及维护费用;分类推进管理系统建设,公办校(园)先行试点,民办校(园)逐步推进,大规模学校一次性完成视频监控及物联设备配置,小规模学校分批落实;协调落实灵活付费模式,大规模校(园)一次性支付,小规模公办校分年支付,民办园按月结算,有效缓解财政及小规模学校资金压力。
强化培训赋能,提升管理效能。区教体局将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操作纳入校园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培训计划。先后两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重点围绕系统操作、设备维护、数据分析及应急处置等内容开展培训,并邀请技术专家进行实操演示,确保参训人员熟练掌握系统功能,提升日常监管和系统运用能力。区教体局依托云端平台和区级监控大屏,实现“线上巡查+AI预警”双模式监管,对违规操作实时抓拍、自动报警,提升风险处置效率。
目前,市中区学校食品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已完成管理平台搭建、区级管理端监控大屏安装和学校账号分配,全区30所公办校(园)和4所规模较大的民办校(园)已接入管理平台并进行试运行,初步形成“区—校—食堂”三级联动监管网络,其余小规模民办幼儿园正有序推进。下一步,区教体局将强化与运营商协作,优化系统功能模块,推动“明厨亮灶”向“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注入长效动能,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