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通江县石庙小学:课间15分钟,师生一起“嗨”

程斌        2025-04-03
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 >巴中

《教育导报》讯(程斌)“左脚、右脚、左脚,转身,跳!”通江县石庙小学的操场上,一年级学生秦汐蓓紧跟着班主任的口令,在方格画就的“数字棋盘”上跳跃、腾挪,玩着传统游戏跳房子。这样活力满满的场景,是石庙小学课间活动的小小缩影。

“五年级两个班级共79名学生里,竟有52人课间在座位上玩,其他班级的室外活动参与率也不足40%。”在周末例会上,体育教师杨贵提供的巡查数据,让校长刘孟林忧心忡忡,“2小时体育活动目标必须达成,一定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于是,一场打破课间寂静的“战斗”迅速打响。

如何将孩子们从教室里引出来?以前是时间不够,学生兴致不高,经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和教师多次讨论,学校决定在时间和兴趣上进行双突破,将原本10分钟的课间时长延至15分钟,集合各学科教师“头脑风暴”设计的“数字跳”“节气跳”等一系列游戏。

教师全员参与,将3000平方米的操场画出了“运动地图”,分出篮球区、跳绳区、传统游戏区等10个功能各异的活动区域。与此同时,学校购置了跳绳、篮球等8类330余件运动器材,满足师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建立课间巡查制度,禁止教师拖堂,保障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

“现在操场上的孩子多了起来,热闹极了。”6周过后,杨贵惊喜地发现,原来喜欢待在教室里的孩子,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跑向操场。这场“课间革命”带来的积极效应已初显成效。

老师们也在悄然成长。“以前老师们总想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多学点知识,现在却和学生在操场上一起‘嗨’!”副校长赵邦友感慨道,全校62名教师不再是课间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在互动中成为了融合教学的“多面手”:二年级学生曾书然在“数字跳”中练习乘法口诀;苟小兵老师带着学生滚铁环,在趣味运动中探究力学原理……

“以前我家娃儿不咋爱动,现在回家总要我陪她打会羽毛球,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四年级1班学生杜雨馨的妈妈对学校的体育活动竖起了大拇指。

“课间15分钟,看似微不足道,却承载着孩子们的健康,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成为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当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时,教育的美好正在悄然发生。”刘孟林说,学校将进一步细化措施,让每一个课间都成为助力学生成长、滋养生命的育人时空。

编辑/一审:周睿        二审:杜蕾        三审:倪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