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余雅馨 杨泽方)洪雅县围绕“发挥课程引领、创新科普活动、配齐教学设施”三个维度发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索的广阔平台,努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发挥课程引领,丰富科学知识。开辟项目式学习赛道,以科学课程视角设计“学科融合+主题实践”项目式学习框架,逐步实现全学段科学教育有效衔接。学前阶段将科学融入五大领域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小学阶段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核心领域展开,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中学阶段强调学科融合,形成全面科学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学校与县科协、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引入优质资源,多形式开展趣味科学课堂,助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2024年邀请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到校开展讲座7次,受益师生1800余名。
创新科普活动,培养科学思维。每年开展“科学进校园”主题活动2次,通过“实践体验+趣味科普+科技展演+互动游园”方式,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利用课后服务,开设劳动科技、趣味实验、快乐科创等社团活动30余个,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组织学生赴瓦屋山熊猫博物馆、玉屏山研学基地开展科普研学活动32次,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打造“一月一主题”科普活动体系,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近年来,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普大篷车”等活动8场,举办“小小科学家”科普知识竞赛15场,参与学生12000余名;一年来,有70余件学生作品在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配齐教学设施,保障科学实践。加大科学教育投入,升级改造计算机教室38间、多媒体教室674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立足学生科学实践需求,配备科学实验室61间、仪器室58间,保障科学实验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依托县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稳步推进全县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结合该县实际,打造满足学科实验需求的基础性实验室2个,融合本地生态、产业特色的本土型实验室5个,为学生开展科学学习、科学实验、科创活动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