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记者 王浚录)一二年级学生用稚嫩的童声唱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三四年级学生走上街头,用纸与笔记录破坏环境的行为,呼吁身边人保护环境……日前,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开展了“道德与法治”主题实践活动,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这是巴中市巴州区不断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巴州区教育科技局获悉,近年来,该区中小学优化课程内容,加强教师培养,促进学科融合,让思政引领力不断提升,“五育”并举新格局不断完善。
在思政课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巴州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着重提升政治素养。“我们在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新时代党的伟大成就、具有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红色文化等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紧扣时代脉搏的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等内容,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巴州区教育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浪说。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巴州区配齐配强思政课专职教师,并深化与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开展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巴中市第二中学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围绕教材使用进行集体备课教研,针对教材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思政课教学规律。“学校也在深化教学改革,推广‘一课多师’‘师生同台’等教学模式,切实增强思政课感染力。”巴中市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何君臣说。
不同学科都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巴州区各中小学深入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它们有机融入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思政课教师李坤介绍,以学校各教研组命制的试题为例,语文老师通过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数学老师则以国际热点事件的试题让学生懂得居安思危、奋勇拼搏的重要性。“思政教育不只是思政课上的事情,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在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李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