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记者 陈朝和 钟兴茂)“目前,国家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凝心聚力,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培养具有中华赤子心、民族文化根、世界格局大的当代中国人。”省政协委员、成都七中附属小学副校长陈冠夫关注到,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目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内容形式单一、教师缺乏融合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
他建议,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深挖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经典与四川本土文化精华,建议大力宣传与推进实施读经典,画经典,书经典活动。传承经典当随时代。结合时代性,除了培养学生对传统审美素养的传承外,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要建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大中小学培养一体化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每年的研学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教育深度融合。把博物馆、艺术场馆、科技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文化传承基地。此外,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与德育。例如,语文教学中通过赏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性美和道德力量;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在美育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德育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开展“环保行动”“关爱他人” 等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理解和传播道德观念,感受学科育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