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聚焦2025年省两会|省政协委员严余松: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的体制机制

钟兴茂 陈朝和        2025-01-22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教育导报》讯(记者 钟兴茂 陈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战略定位,支持高校差异化发展,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四川高校多达130余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征程中,高校应该如何作为?

1月20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教育和文化艺术界别联组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成都工业学院原党委书记严余松建议,要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四川本科高校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据‘半壁江山’,但在助推四川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充分。”在严余松看来,研究型大学普遍实力强劲、特色鲜明,发挥作用的渠道稳定,在推动四川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学校还存在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方式传统、产教融合不深、产业学院作用不够明显、优势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充分等情况。

为此,严余松建议要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的组织方式,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限,搭建服务地方公共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将弱小的、分散的服务,集聚成强优的、集成的服务。首先,要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同服务地方的新体制、新机制;其次,搭建院校一体、校企共建、协同服务地方的新平台、新主体;再次,形成相对稳定、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的服务地方新模式、新方式


编辑/一审:何元凯        二审:杜蕾        三审:倪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