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教育厅等单位协办的“闪亮的名字·四川省2024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四川广播电视台举行。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10名基层高校毕业生受到表彰,古蔺县皇华初级中学校彭龙榜上有名。
彭龙,古蔺县皇华中学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主任,一级教师。从教10年来,他努力探索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无限可能,研究开发了40多款学校教学和管理实用性强的应用软件,用自己的热情与行动,传递科技助力教育的力量。他先后被评为古蔺县领航教师、古蔺县道德模范、泸州市优秀教师,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技术流”——点燃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热情
2010年,彭龙考入绵阳师范学院。在大学里,他旁听了不少计算机课程,同学们都笑称他是“技术流”。
毕业后,彭龙回到家乡古蔺县皇华中学任教,做了一名数学老师。当时,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全国教育界,互联网技术“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特点改变着传统的教育生态。而皇华中学有29个班级,却只有几台破旧的多媒体电子设备,绝大部分老师上课不会使用多媒体课件。
初为人师的彭龙,立志发挥自己对计算机的热爱,把先进的技术植入教学工作中。
2015年,泸州市举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赛课活动,同事都知道彭龙是“技术流”,便推荐他参加。面对重重困难,他利用国庆假期“闭关修炼”,不断地设计课件和修改课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彭龙在县级比赛中脱颖而出,又代表古蔺县参加市级赛课,斩获一等奖。
同年,四川省教育厅组织了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经过层层选拔,彭龙最终代表泸州市参加赛事,执教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获省级一等奖。
彭龙获奖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学校,年长的教师也有了改变教学模式的兴趣,越来越多的老师投入信息化教学实践。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彭龙的带动和指导下,皇华中学的老师们热情高涨,积极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赛课活动,多人次获市、县级奖励。
“开发师”——打造智能化学校管理模式
担任皇华中学中层干部后,彭龙发现学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低效率的弊病,他决心用信息技术加以改变。
通过他的实验和自主研发,皇华中学于2017年正式在“钉钉”上建立起了内部沟通管理的基本组织架构,相应的管理群逐一成立。
为规范学校管理,彭龙在信息平台上搭建了皇华中学第一个信息化管理应用——自习考勤,值周教师到教室巡课时,在平台上核对提交考勤数据,上课教师就会收到自习考勤登记通知,后台自动统计,教师可以实时查询。如此一来,自习考勤可以一目了然。
解决了老师的麻烦,彭龙又把关注点放到学生身上。
当时,皇华中学学生请假使用纸质请假条,经常会出现张三请假李四出门、学生冒充签字等问题,校园安全存在隐患。彭龙尝试在相关平台上搭建应用,开辟了请假新模式——科任教师在平台上即可给学生批假,班主任对平台信息核对后,请假信息便自动推送到门卫,门卫核对后放行,学生出校门后,请假信息自动推送给家长和宿管。全校数据联动为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便捷。
“近年来,彭老师利用晚上、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进行低代码软件开发,总共开发了40多个应用软件,涵盖了学校教研活动、培训报销、后勤管理、绩效考核等应用系统,这些资源很实用、很方便也很经济,切实解决了学校管理老大难问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益,学校也被授予‘智能移动办公单位’‘钉钉AI数字教育标杆校’等称号。”皇华中学校长廖正波高兴地说。
构建教育新生态,推广管理新模式。近年来,皇华中学全力实施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教学、智能化研修三大行动,运用低代码技术,构建了“小切口、小研发、小程序、全覆盖”的“三小一全”智能化管理建设和运用模式,降本效果增效明显。其经验在县内外推广交流,吸引了不少学校前来观摩学习。
“热心人”——让更多的农村学校体验科技的便利
2019年,彭龙上挂到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学习,负责全县办公平台推广工作。在此期间,他构建起了古蔺县教育系统在线组织,在全县推广基础的在线化办公技巧。
2020年疫情期间,彭龙第一时间为全县教师编写了网课操作教程,全县7000多名教师迅速上手,14万学生的课程进度得到保障。同时,他还为县教育体育局开发了学校领导班子民主测评软件,使全县7000多名教师在10分钟内通过信息平台完成测评任务,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在推广应用期间,彭龙经常接到同事的“热线电话”,咨询应用技术操作等问题,他总是耐心细致地指导解决。他常说:“偏远乡村学校也是可以搞信息化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乡村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中来。”
从教10年来,彭龙用热爱和钻研敲开一扇扇技术难题之门。他说:“科技是冰冷的,人是灵活的,希望通过我们这些小小功能的研发和运用,让更多的农村学校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让广大师生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教育’。”
在他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下,老师们争相学习编程,一批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共同打通了培训、数据、应用节点,夯实网络、平台、课堂支撑,形成勤研、乐用、善治格局,展示了信息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只要肯学,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彭龙用实际行动让资源匮乏的乡村学校摇身变成了数字化校园。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他作为万千基层教师的代表,正引领着乡村教育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用科技点亮乡村孩子的明天。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导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