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广安市前锋区统筹考虑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程、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等因素,因地制宜,按照“一校一策、一年调一批、三年调到位”思路,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解决“城挤乡弱村空”问题,满足孩子“上好学”需求。
精准把脉 靶向发力
近年来,前锋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生源不稳定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城镇生源持续增长,优质学位供给不足,教育资源日益分配不均,解决教育建设问题、优化校点布局迫在眉睫。
置之首位的就是撤销小规模学校。为了做好撤销工作,打消群众顾虑,该区教科体局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听证会,深入每个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联合镇村宣讲政策,了解家长和学生意愿,并承诺所有学生自愿选择学校就读。2021年以来,前锋区撤销小规模学校(校点)44所。
撤并不能只看“撤”,重点还在“并”。前锋区按照1个乡镇保留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学的原则,合并一批学校,在相对中心地带联校办学,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开不好、开不齐、开不足音体美等课程问题,2024年,将8所小规模学校整合为4所学校。
同时,在尊重群众意愿与基层实际的基础上,一些乡村小规模学校,在经过调研论证后得以保留,朝着的特色精品学校的方向发展。
今年4月,前锋区原本打算撤并位于前锋区广兴镇的光辉小学,将学生分流到距此8公里的广兴小学和观阁小学。但教育部门走访调研时,家长普遍反映上学路途较远,老人接送孩子不便。群众的诉求让撤并计划按下“暂停键”。后经论证,光辉小学获批继续办学。
界牌村小是前锋区最偏远的教学点之一,2023年准备撤并时仅有2名五年级的学生,为了做好这所校点的撤并工作,前锋区教科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开明先后3次到学生家里,了解学生家庭及上学路途情况,发现其中一名学生不仅要上学,还要照顾行走不便的长辈。
“如果把这所村小撤了,从中心校到学生家,大概12公里,至少要走1个半小时。”时隔一年,宋开明记忆仍然深刻。了解情况后,宋开明还主动联系资助中心,为学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一年后,两名学生顺利毕业,该校点才撤并。
统筹学校点位 调整办学层次
撤并小规模学校只是布局调整的一小步。如何让教育布局更符合实际需求?前锋区教科体局根据出生人口下降、生源急速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在有序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同时,在城镇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学校。
“针对学位紧张的城区和中心镇,近几年,我们新建投用代市中学前锋校区,改扩建观阁小学、虎城小学等学校10个,新增学位6000余个,有效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前锋区教科体局党组成员、区政府专职督学刘福林说。
与此同时,部分学校不适应辖区办学层次需求,通过单设初中调整为九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调整为完全小学等方式,调整学校办学层次5所。调整之后,全区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的现状得到改变,布局更趋合理。
双向奔赴 合出“活力”
布局调整,调整的不仅是学校,更重要的还有师资,学校教师的去向和适应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撤并调整后的学校,交通相对便利,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和分配。前锋区将富余的260余名教师补充到缺编严重的龙塘学校、代市中学等学校,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夏语涵是分流到代市中学的第一批教师之一。此前,她除了上数学课外,还要负责科学等课程,另有评优、资料录入等琐碎事务。调入代市中学后,她只需要担任单个学科的老师,还参与了学校“老带新、新促老”的学习团队,进步得很快。
今昔对比,夏语涵感慨变化明显,“这里有电子白板资源库,讲课就有了参考教案,还可以设计游戏,让学生自己操作回答。”如今,她的课堂变得愈发生动有趣、互动性十足,深受学生喜爱。
在此基础上,前锋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学区制”改革试点,选定1所优质学校作为学区学段中心校,科学划分学区3个,推动学区教研共同体建立,建构学区教研“四共”运行模式,为教师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随着撤点并校的推进,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为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部分学生走读困难问题,前锋区通过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外出务工家长后顾之忧。
如何让“撤点合并”过程中的学生快速融入新校园化解家长焦虑?对此,教育主管部门提前调研,在学校规模、儿童身心健康等方面寻找最佳方案,各学校积极配合,让家长放心将孩子交给学校。
代市小学教师邓洪霞经常跟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刚合校时有的孩子不爱说话,课堂表现不够积极,我逐步引导孩子们互相合作,帮助新朋友们认识校园、融入校园”。教师蒋瑷鲡说:“相比之下,代市小学设施设备更先进,学校组织的武术、音乐等社团活动丰富,学校师资力量也更充足。”
学生周小茹原先在拱桥小学上学,班里总共只有14名同学。前锋区教科体局先后将拱桥小学的127名学生按意愿安置到代市小学、代市实验学校等。到代市小学就读后,周小茹的小伙伴变多了,原先遇到陌生人不敢开口的她,性格比以前开朗了很多。“我和同学们关系特别好,老师说我们现在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学习上互相帮助,下课了还一块玩游戏。”周小茹开心地说。(吴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