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恰逢三线建设决策实施60周年的历史节点,四川轻化工大学深度参与2024年度“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全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学校精心组建“三线精神”爱国主义和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攀枝花与绵阳这两座镌刻着“三线建设”辉煌印记的城市为基,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爱国主义与科学家精神探索之旅。
重温三线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四川轻化工大学办学历程与“三线建设”紧密相连,1965年,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部分保密专业内迁至自贡黄岭,创建了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652工程”),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前身由此诞生。自此,“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成为根植于川轻化人内心的精神基因。以“625精神”为基石,学校组建专项团队,深入攀枝花与绵阳两座三线建设重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攀枝花市,实践团队探访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十三幢”)、兰尖铁矿等历史地标,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实物展示,为师生们搭建起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在仁和镇红旗村冉家大院、中坝乡蘑菇坝等研学基地的沉浸体验中,师生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深切感受到了三线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与艰苦奋斗精神。这些实地探访让青年学子重温那段光辉岁月,在心中播下了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种子。
在梓潼县两弹城,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我国原子弹、氢弹从无到有的奇迹历程,以及于敏、王淦昌、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卓越贡献。通过参观两弹城博物馆、航天科技馆等场所,师生们亲身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们薪火相传的创新精神与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与决心。
文旅融合创新,赋能经济发展
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四川轻化工大学“三线精神”爱国主义和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展现其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深入专家访谈、收集人物口述历史、精心策划研学旅游线路设计以及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全面探索将“三线精神”深度融入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及文旅研学产业的创新路径。团队精心设计的研学旅游线路,不仅串联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兰尖铁矿等历史地标,还巧妙融入了两弹城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使游客在体验中深刻感受三线建设的历史厚重与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
为了讲好“三线故事”、传播“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模式。在传统参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三线建设的微视频、图文,极大地拓宽了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这种多模式融合的方式不仅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并走进了三线建设精神,也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团队还提出了构建三线文化IP体系、打造沉浸式研学旅游体验、强化教育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宣传推广与品牌建设等思路。这些建议与举措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力量。通过文旅融合创新,“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李杰 孙玟 严杰 樊鹏程 黄缘果 张梦玲 李蕾)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导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