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陈毅君)川北医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为先,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医者精神,着力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构建了“1233”医学生德育教育体系。“1”即围绕一条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即两大阵地:学校与医院;“3”即三个阶段:将五年划分为“2.5+1.5+1”三个阶段;“3”三大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行动、医学职业素质教育行动、医德素养强化教育行动。
铸魂育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行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在第一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行动,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操、法治意识、行为习惯教育,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讲好“开学第一课”,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川北医精神等。打造优质思政课,充分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提高思政教育实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内过程性评价。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团队,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促进科研反哺教学。丰富思政课课内课外实践。
综合施策,实施职业素质教育行动,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在第二阶段,开展医学职业素质教育行动,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人文情怀、伦理价值、职业素养,着力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课程思政全覆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医精神、抗疫精神充分融入课程教学。打造特色医学人文课程;成立名老中医医案研究中心,挖掘传统医德内容。结合医学专业特色,打造“一系一精品”,开展健康服务、社区服务活动,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纳入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开展主题活动,邀请医院领导、专家、优秀校友为学生做医德医风的主题讲座;组织学生与医院优秀医务工作者座谈,接受医院文化熏陶和医生职业道德教育。
医教融合,实施医德素养强化教育行动,大力弘扬高尚医者精神。在第三阶段,开展医德素养强化教育行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责任担当、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德育教育由学校向医院延伸问题。构建了医教协同临床德育工作机制,成立临床德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基地医院德育教育,制定工作章程,明确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建立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临床德育工作会议制度。在每一个基地医院设立德育教研室。制定《实习管理规定》《实习生评教评学评价标准》等,完善教学管理体系,规范医学生德育。强化基地医院质量监控,提升德育同质化水平。以优秀的师资保障德育教育,教师普遍展现出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全面丰富临床德育方法、手段和内容,通过实习生入院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医疗救助、义诊和健康教育宣传志愿服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身边先进典型,融入院史、院训等医院文化内容,让学生受到医院人文精神熏陶,引导学生践行医者精神,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规范德育考评方式,细化实习学生德育量化考评指标,开展医生职业道德培养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