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023年9月23日电
题:“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惠及近70万名大小凉山儿童
新华社记者吴晓颖、康锦谦、郁琼源
秋日的大凉山阳光暖人,瓜熟稻香。距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城约20公里外的地莫镇瓦布村幼教点,一群彝族孩子正跟着两名老师唱儿歌:“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间。
瓦布村幼教点坐落在海拔2100米的半山腰,2018年由闲置的村小改建而来。23岁的阿都阿衣从四川省档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成为“一村一幼”的一名辅导员。“村里以前没有幼儿园,送孩子读书要去县城,山高路远,很多家长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阿都阿衣说,瓦布村幼教点开办后,不收保教费和生活费,中午孩子们还能吃到有牛奶、面包的免费营养午餐,村民都把孩子送了过来,目前共有45名孩子。
“我的两个孩子都在幼教点上学,他们学会很多儿歌、会跳舞,还爱干净。”谈起孩子们的变化,瓦布村村民阿比土布非常高兴。
通过闲置的村小校舍、村委会办公室等改建的村级幼教点,几乎遍布大小凉山地区,受益于“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实施,孩子们变得开朗、自信。曾经,学前教育是大小凉山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中的短板”。学前儿童不会普通话,进入小学后常因听不懂、不会普通话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信心,是当地学生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
为了让3至6岁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2018年,原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通知》。之后,凉山州、乐山市的20个县市区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记者20日从在西昌举办的“学前学普凉山行”活动上获悉,“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5年来,共覆盖凉山州、乐山市的20个县市区的3至6岁儿童近70万人。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促进了试点地区学前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凉山州,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8%。在乐山市,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
随着“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不断深入,彝区儿童普通话水平发生可喜的变化,实现从“听不懂、不会说、不敢说普通话”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的转变。记者来到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永乐幼儿园时,老师们和孩子们正在一起做操、玩游戏、唱儿歌……“叔叔阿姨好!”看到有客人来,孩子们热情地打招呼。
29岁的曲模坚坚老师说,从教5年以来,她看到孩子们的最大变化是更大方,也更自信了。曲模坚坚告诉记者,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彝族孩子,她小时候因缺乏普通话的语言环境,直到上小学4年级才开始学习普通话。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受教育之初就能说好普通话,家长也在努力学习普通话。”曲模坚坚说,通过“小手拉大手”,多数彝族家庭也开始用普通话交流,校内外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对教学有很大促进作用。
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小学校长赖学江对此有同感。他说,如今学生普遍在学前阶段学会了普通话,小学教学进度能正常进行,特别是语文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以前接手一年级,得先慢慢教学生普通话,语文、数学等科目教学进度慢,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在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学前教育、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困境等方面成效显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桃说。
随着“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不断深入,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切身感受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先导工程。据悉,“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还将持续开展,让更多彝区孩子受益。(完)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导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