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桂琼 汪逊/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
为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中西部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示范区,为建设西部教师教育高地,全面推动成渝两地教师教育合作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主要任务,强化研训机构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队伍建设的纽带作用,通过自主申报,双向遴选,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训机构‘10+20’共同体”,研制共同体建设方案,形成了成渝双城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结对合作的自主运行机制。
一、双向遴选,组建双城“10+20”共同体。按照“完成教研、电教和科研等实质性整合和有专项县级教师研训经费保障的县级机构优先入选”的原则,遴选了重庆市10个区县研训机构与四川省20个地(市)或县级研训机构,并坚持双向互选,在两城申报的60余个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中组建了“10+20”共同体,担当双城经济圈中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纽带作用,推动双城中小学教师队伍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协同实施落地落实。(共同体单位附后)
二、建立机制,推动双城“10+20”共同体自主运行。在成立双城研训机构“10+20”共同体基础上,研制共同体建设方案,重点从“10+20”共同体内涵认知、组织建设、主要内容、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做出规定。细化“开展常态学习交流活动、建设示范性研训机构、举办教师专业发展竞赛活动、联合申报实施重大教育科研课题、开展跨区域教师培训合作项目、举办协同体建设成果分享会”等六个可操作的落地内容。四川和重庆两省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专班,拟定年度计划,开展共同体单位专项研修,举办一年一度的共同体学术年会,提供共同体自主运行中的专业指导与支持。
三、一体发展,双城“10+20”共同体深度合作。自双城“10+20”共同体成立短短三个月来,各县级研训合作单位自主运行,互联互动,深度合作。在区域协同共建共享、研培一体化指导、跨区域学术论坛、教育改革专项研讨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活动,涉及两地研训机构32个,受益教师3000余人次。如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荣昌区教师进修学校与泸州市纳溪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泸州市泸县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开展“2022届高三教师复习备考能力培训”活动,重组两地优势资源,服务高考改革,培育高质量人才, 组织九个高考学科分会场,覆盖两地1870余名高中教师和教研员。宜宾市翠屏区师培中心与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共享优质专家资源,邀请重庆培训专家就“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做专题分享;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峨眉山市教师培训中心联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共同举办“两山一江”教研员学术论坛,聚焦前沿主题、共享教研经验、探索研训新模式。
成渝研训机构“10+20”共同体各单位协同合作,稳步推进,拉开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合作的序幕。“10+20”共同体所辖区域的教师表示,成渝经济圈背景下,真正实现了“成渝一家亲,资源共享用”。共同体常态化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整体共进,必将为两地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成渝经济圈研训机构“10+20”共同体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