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一位特级教师掐着秒表听了15节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2019-03-15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一节数学课,除了老师教学、学生互动的时间外,还应该多一些属于学生的“沉默”时间。这个时刻,虽然教室内静悄悄,但是学生头脑中的思想火花却在激烈碰撞……

 

然而,上海市特级教师、静安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曹培英最近的一项课题研究发现,课堂上黄金般的“沉默”时间有些短。曹培英对一次大型区域性小学数学观摩活动进行了调研,该活动所展示的15节课上,“非语言时间”平均占比不足6%。

 

静悄悄时间少了,说明课堂练习不足、当堂巩固缺失,势必造成教学效果的打折。曹培英呼吁,上课时请多一些“沉默”,真正把时间还给孩子!

 

曹培英,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参与修订教育部1986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以及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研制全过程,参与上海市“二期课改”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调研:“静悄悄”时间占比仅为5.17%

 

在一次大型区域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曹培英对课堂中的交互行为语言性质分布情况进行了调研。

 

研究显示,15节观摩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时间在课堂总时长中平均占比为65.07%,学生的语言时间平均占比为29.22%,非语言时间平均占比为5.71%。

 

其中,非语言占比最高的一节展示课堂上,教师语言占比为47.85%,学生语言占比为42.93%,非语言占比为9.23%;非语言占比最低的一节观摩课堂上,教师语言占比高达88.08%,学生语言占比为9.93%,非语言占比仅为1.99%。

 

也就是说,这些已经被作为优秀教学样板被观摩学习的课堂中,没有语言表达的“静悄悄时间”整体都比较少。一堂课里,6成以上的耗时是老师在说,3成左右的耗时是学生在说,“沉默”的时间只有不足6%。其中,说得最多的老师,说话时间占比接近总课程时长的9成,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2%。

 

“非语言占比较少甚至极少,这说明课堂练习明显不足、当堂巩固普遍缺失。”曹培英指出,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严谨精炼的教学语言表达、也要有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更需要给予学生静静思考的空间和培养学生独立反思的素养。因此,课堂不是老师“T台秀”的舞台,课堂要经得起沉默,要多制造一些静悄悄的时间。

 

对策: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

 

要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曹培英指出首先要确立“40分钟都是学生的”这一时间观念;其次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有所加、有所减;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前准备阶段多做研究、在上课互动环节多做尝试,打破教师话语霸权,真正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

 

(一)问题根源——对学生潜能估计不足

 

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问题上,其实早已形成几点共识。据曹老师介绍,目前大家都普遍同意几种理念,包括“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属于学生的”“把时空还给学生”“打破教师话语霸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往往会出现偏差。

 

“顾虑学生耽误时间,担心学生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迷信教师讲解等,这都造成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被教师挤占。”曹培英分析指出,“出现这种问题有一个根源,就是‘对学生的潜能估计不足’。事实上,只要学生真正在读、在想、在做、在活动,又怎么会耽误教学时间呢?实在是教师的‘说’耽误了学生很多时间。”

 

(二)时间法则——减少、控制教师支配时间

 

确立“40分钟都是学生的”这一时间观念之后,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课堂教学时间加减规律”。曹培英老师指出,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教师支配的时间越长,学生支配的时间必然就越短,反之亦然。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时间的支配有三种基本方式:教师支配、学生支配、师生共同支配。因此。把时间真正还给孩子的出路在于减少、控制教师支配时间。

 

以数学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动静交替的复杂、多向的过程。教学中有意义的沉默能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增值”效应:学生需要经常静下心来进行理性的思维、分析,老师也需要这样的“缓冲”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对教学及时进行调整。

 

增加属于学生的“沉默” 益处多多

 

让学生在“沉默”中自学。课堂中适当的“自学”(自学课本、自学例题)就是留给学生一个静的空间,从而也给学生以宽广的思考和创造空间,并使课堂呈现出错落有致、虚实相生的灵动的艺术效果。学生们可以利用这种“间歇”充分咀嚼、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或者去回忆、思考、联想,也可以进行实际训练,学生们通过这种有益的“小憩”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精神上的准备。

 

让学生在“沉默”中自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创设“愤”与“悱”的问题情境,并在此状态下加以引领,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学生处于当“悱”未悱、当“愤”未愤的时候,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静静地思考,历经“顿悟”,感受“茅塞顿开”的喜悦。

 

让学生在“沉默”中反思。当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时,当学生沉湎于不假思索中,不妨给他们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再细细地思考:“我考虑问题已经全面了吗?”“我是不是已经考虑足够多的因素?”“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冷静的思维,才是数学教育成功的真谛。

 

(三)“沉默”是金如何做?——课堂之前:首先解决“教什么”

 

课堂上的“沉默是金”如何引导和把控,在课堂之前就要有所准备。在备课范畴,曹老师总结了三点主要策略。

 

01

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问题

 

“教”必须以“学”为前提,“教”不能离开“学”。要促使“教”回归本意,首先必须解决究竟“教什么”“为什么教”的目的问题,从而才能解决突出重点,坚守根据教学内容由主到次,合理分配教学活动时间的基本原则。

 

02

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

 

学情分析非常重要,上课之前最好切实了解学生的通过各种渠道的“已知”、看不懂的“未知”、兴趣所在的“想知”、以及潜力所及的“能知”,从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喋喋不休。

 

03

解决“怎么教”问题

 

在教之前,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不过,要知道,即便提炼得再核心的问题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引入、跟进、展开、深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串”、“问题链”。其次,还要特别重视来自学生的问题。

 

(四) “沉默”是金如何做?——课堂之上:学会把球抛给学生

                                                                                       

课堂上,要特别注意提高“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曹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一节课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常是同桌两人互动,可以及时知道对错,效率最高;同桌之间讨论不起来的问题,则需要小组(前后四人)互动;在此基础上的全班交流,则着重解决有争议的问题,以及展示与众不同的回答和观点。

 

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倾听,耐心等待学生表达。曹培英老师分析道,所谓“学会倾听”是指能够理解学生的表达、背后的思考;识别学生的亮点或合理性;提取学生潜在的疑问或思维受阻之处。

 

再次,教师还需要学会“把球抛给学生”。比如当学生的解题思路卡住了,老师可以试着去询问“你哪里不会”“困惑是什么”等,甚至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提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另外,教师还要学会随机应变、酌情调控。提高应变能力需要有意识逐步积累经验,最有效的路径是坚持课后及时反思。写教学反思:贵在言之有物,切忌空话、套话;贵在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贵在从“心动”走向“行动”,“思”“行”相伴。

 

经验之谈: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

 

“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三思而后言”即:“话到嘴边思半句”,忌不假思索地全盘肯定或否定,语言切中要旨,既有一语道破思维的奥妙,又有富有启发性和留有思考的余地。

 

撰稿:白羽

编辑:杨玉清

来源:第一教育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