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只要站上讲台就觉得快乐”

鲁磊 何文鑫        2018-01-04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记仪陇县光华乡小学夫妻教师张光才、刘素银

在仪陇县光华乡小学,有一对为人称道的夫妻教师——张光才和刘素银,他们为坚守乡村教育走到一起,搭班教学,配合默契,不仅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娃,自己的孩子也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

“哪怕再苦再累,只要站上讲台,就觉得快乐。”这是夫妻俩20多年来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仪陇县光华小学教师张光才和刘素银

刘素银在课上关心学生的自学情况

张光才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讲解和互动。学校条件大为改善后,信息技术让他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互动。


歌声飘荡的四合院

光华乡原属南部县,位于南部、仪陇、蓬安三县交界地带。1991年,张光才从原南部师范学校毕业后,便来到这个当时看来非常偏远的地方教书。

“那时的光华小学就是一个‘干打垒’的四合院,墙是石头加黄泥砌的,青瓦得年年翻,不然漏雨。”张光才回忆,修理学校要老师自己动手。一到周末,大家便轮着分成两拨,一拨去河里摸石头、背河沙,一拨乘船渡过嘉陵江,去场镇上采购一星期的生活用品。

虽然条件艰苦,但光华小学的教学质量在整个南充市都非常有名。刘素银回忆,当时学校校长张代信提出了“艰苦奋斗、不甘落后”的办学理念,“天天有评课、议课活动,年轻的老师们经常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虽然是个农村学校,学术氛围相当浓厚。”

张光才刚到光华乡的时候,还在学校下辖的西阳坝村小工作。他记得,每个周五,自己都要背着满满一背篓的教案和学生作业到中心校参加评课。

1996年,张光才来到中心校工作,一到学校便感受到巨大压力,教务处把小学和初中段的数学教学任务都安排给他,新手上路,难免犯怵。这时,校长张代信找到他:“边教边学嘛,我们这么多老师来带你,怕啥!”在学校压担子、老师传帮带的氛围中,像张光才一样的青年教师成长飞快。

除了教学工作丰富多彩,光华学校老师们的日常生活也充满快乐。刘素银回忆,每天午饭后,老师们都会聚在一起,有的弹手风琴,有的和着琴声唱歌;傍晚还会有篮球赛,光华学校教师篮球队非常厉害,曾代表南部县参加过南充市的比赛;到了周末,老师们便蹬上“咣当”响的“二八大杠”到仪陇、阆中骑游。……“物质条件虽然艰苦,精神却无比充实和快乐。”

学生是夫妻俩最多的话题

随着时光的流逝,青年教师们的婚恋成了大问题。“学校20多个老师只有两个女教师,很多人的婚恋是‘高不成低不就’。”张光才说,不少青年老师的教学水平刚得到提升,却因为生活问题不得不离开学校,另谋出路。

为了坚守三尺讲台的共同理想,延续作为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张光才和刘素银走到了一起。他俩一个教数学,一个教语文,从2004年开始搭班教学。

直到现在,刘素银和张光才还互相听课、评课,为了保证互评质量,夫妻俩有个约定,评课一律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所以,在他俩的教研课上,夫妻俩互相“揭短”的情景总让其他老师忍俊不禁,又深怀敬意。

刘素银说,“夫妻档”教师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从而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即便是晚上睡在床上,聊的话题仍然是学生。”

在学生眼中,张光才和刘素银就像是“慈父严母”。刘素银要求严格,说一不二,她把学生的作业记录一一登记造册,每天上课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作业,没有完成的,就守着学生辅导直到完成,成绩差的学生都怕过她的“关”。有时候,刘素银还把自己的语文课拖到张光才的数学课上,急得张光才在门外打转。

张光才看着学生“可怜巴巴”,总会来“打圆场”:“放松一点嘛,让他们周末回去再补!”刘素银便皱紧眉头:“他们父母都打工去了,我不管他们,哪个管?”

也有刘素银“服软”的时候,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刘素银听从张光才的建议,在作业的难度上放宽要求、丰富种类,“但是说什么时候完成,必须什么时候完成,原则性问题一律不让!”在夫妻俩的辛勤耕耘下,他们班的成绩总是在全校名列前茅。

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照他们的内心

1996年,张光才和刘素银的儿子在光华学校的小四合院里出生,他们希望儿子能够自强自立,于是取名叫“张立”。小家伙的到来让夫妻俩更加忙碌,也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课的时候,我们就换着带孩子;我们俩都有课时,就请其他老师帮忙带。”刘素银回忆,那时学校经常停电,到了晚上,一家三口就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唱歌。

也许是从小受到知识熏陶,张立幼年特别“早慧”,喜欢读书、思考。到了上学的年龄,夫妻俩就把儿子留在自己班上。刘素银说,再优秀的教师,一般不会教自己的子女,一是不忍心严厉管教自己的孩子,二是担心班级里有失公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因此,夫妻俩又定下规矩:“不管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学习生活中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先从自己孩子抓起。”“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别人的孩子。”

夫妻俩也从教育自己孩子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的内涵。张立读初中时,一次悄悄告诉刘素银:“妈妈,班上有个女孩子喜欢我。”还没等刘素银开始“思想教育”,张立便拿起书一个人静静地看起来。慢慢地,刘素银发现,孩子只要有心事,便会拿起书看很长时间,尤其爱看《水浒传》。

“老师要从孩子的行为中,捕捉他们的心理状态。”后来,刘素银便把这一方法用在学生的教育上。刘素银发现班上有很多留守儿童,内心极其细腻,对语文的领悟也很深刻,所以,她特别保护这部分内心细腻的学生。“教学要搞得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照他们的内心。”

如今,光华学校的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打垒”四合院变成了功能齐备的教学楼、实验楼、少年宫,校训也凝练为新的“艰苦奋斗,争当一流”。

夫妻俩也鼓足干劲,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张光才正集中精力研究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刘素银在少年宫开设了阅读、书法、演讲等多门兴趣课。“希望我们能把教书的幸福传递给越来越多的学生,让他们能在学习中收获快乐。”(鲁磊 何文鑫)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