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33期(总第392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别用玩梗污名化“劳动教育”
■马晓冰
七日谈《教育导报》2024年第33期(总第3928期) 导报一版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徐海路幼儿园发布的一则“园内生活课”视频走红网络,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视频中,孩子们围上围裙,戴上厨师帽,熟练地揉面、切菜、生火、炒菜,忙得不亦乐乎。不少网友表示,“我都想去他们幼儿园‘重修’生活课了!”“这才是幼儿园该有的样子,建议全国推广。”更有外地家长不远千里慕名把孩子送来。

在该幼儿园内,生火做饭只是孩子们劳动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他们还饲养了鸡、鸭、兔子,会做简单的家务与修理工作,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从小培养了起来。不过,让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理念为更多人所熟知,却是网友们在评论区玩梗赋予的头衔——“技校式幼儿园”“新东方少儿班”,更有甚者称其为“辛者库幼儿园”。

如此称呼一个幼儿园,给幼小的孩子贴上“苦役工”的标签,是极其不妥当的做法。徐海路幼儿园本是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出发,设立了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为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操作,教职工也必定是费心劳力。如此玩梗,不仅扭曲了幼儿园的形象,更将“奴役”孩子的罪名扣在了老师们的头上,不免令教育者寒心。幼儿园工作人员近日也回应,反对网友给幼儿园冠以这样贬义的称呼。

同时,我们也需看到,过度玩梗会对家园之间的沟通带来伤害。网络舆论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一些有失偏颇的言论会破坏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甚至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内容、教育理念与模式产生误解。

一句恶搞、戏谑背后可能造成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交媒体的使用者警惕与反思。“技校”“辛者库”等命名的出现与传播,也透露出社会观念的偏差,有不重视劳动教育、看轻生活技能学习的倾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教育与知识学习并非处于对立面,二者也不应有优劣之分。之所以一些孩子会出现“高分低能”“无法独立生活”等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的忽视,而徐海路幼儿园做法和大部分家长对此事件所持的积极态度,则显示出了教育的回归与理念的进步,应支持并鼓励这种既能让孩子锻炼自理能力,又能使他们体会到家长不易的教育多多发生。

当然,一些细心的网友在视频发布后提出质疑,如“孩子那么小,又细皮嫩肉的,烙饼对他们来说会不会太危险了。”“有明火操作的步骤还是大人来做比较保险吧。”这些担心孩子安全的声音也值得我们注意。网友们的这些担心不无道理,在充满探索欲又活泼好动的年龄,孩子们是有可能因“无知”“顽皮”弄伤自己与他人的,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加强管理和监护,适当调整任务难度,以安全第一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