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小学初中共研“写作中的思维”

夏应霞 秦小涵        2022-03-29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成都市“本色作文导教导写的系统建构与实践探索”系列活动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举行

微信图片_20220329173130.png

《教育导报》讯(记者 夏应霞 实习生 秦小涵 摄影报道)如何进行结构化的写作思维教学?小学、初中作文教学能否打通学段进行融合教研?3月29日,在成都市“写作中的思维”主题教研活动暨成都市本色作文导教导写的系统建构与实践探索系列活动上,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的语文教师首次进行联合作文教研尝试,为建构“结构化的写作思维”提供了实践范例。

微信截图_20220329173246.png

微信截图_20220329173332.png

活动中,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小学部教师崔若凡和中学部教师廖芬,用“前导(20分钟)+写作(40分钟)+后导(20分钟)”的方式,分别执教了《形形色色的人》和《有精神的人》两节作文课。崔若凡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思维模板,将写人的细节要素化,让写作教学的“导”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廖芬从奥运风云人物苏炳添的视频引入“精神”的解读,引导学生牢牢抓住人的精神特征来描写细节。两节课充分展示出了不同学段作文教学的侧重点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大数据与监测评估所副所长、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说,这种尝试按照“前导+习作+后导”的课时结构,重构了作文连堂课的时间,改变了传统作文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是语文学科对“双减”精神落实的实践和探索。课堂上学生自信大方,学习后学生立即进行了作文创作,展现了学生平时的写作素养,也展现了老师的指导有法,更呈现了中小学联合教研的魅力。

“自古文人皆入蜀,蜀中多才子,但是,怎样培养更多的文人、才子、作家?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我们又该怎么做?”罗良建介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同时用好统编版教材,推广作文教学成果,成都市作为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本色作文导教导写的系统建构与实践探索”实验和推广地区,2021年,成都市教科院小学语文组、成都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委员会联合《学习报》社征集2021—2022年度小学生3-6年级优秀作文活动活动,共收到1781篇作文,统稿后分年级编辑出版:3年级为《笔下生辉向童心》,4年级为《魔法铅笔在唱歌》,5年级为《妙笔生花朵朵开》,6年级为《笔尖流出的故事》,共有近千篇(或片段)发表。

微信图片_20220329173148.png

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刘济远教授为活动发来贺信。圣菲学校六年级2班胡睿萱、高语嘉同学代表小作家领奖,圣菲学校代表优秀组织单位领奖。

两位老师上完课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所副所长、初中语文教研员黎丙成和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付建勇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

 

 


编辑/一审:夏应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