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在草堂同上杜诗《登高》,成都市探索大中小学跨学段融通教研

钟兴茂 葛仁鑫        2021-09-10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教育导报》讯(钟兴茂 葛仁鑫 摄影报道)在杜甫草堂学杜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古诗教学有什么异同?9月9日,成都市教科院联合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大学、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等单位,将课堂“搬”进杜甫草堂,汇聚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老师以杜诗《登高》为题,同课异构,共同研究贯通式、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索融通教研和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000_在草堂讲杜诗,成都大中小学探索_tmp_4f5d964205f3b1b23ede78c7072a1719d908586b64a4ae0e(960×640).jpg

“学习诗歌的第一步是读通诗歌。”来自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教师梁愿,在讲授《登高》时,先将诗歌中的生字标记出来,教学生们认准读清字词,随后划分出诗句的停顿,教学生们读出诗歌的节奏。为了让学生读懂诗意,梁愿给出关键字词的注释,鼓励学生们自主讨论翻译古诗。“如果你是诗人,看到这些景象,你心中会怎么想?”学生们大致读懂古诗后,梁愿又请学生们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字词,引导学生融入诗景,体会诗情。

000_在草堂讲杜诗,成都大中小学探索_tmp_b5dddc7d1bf421287a29b5bc364d34e9b0a0f96fe964cb5e(960×640).jpg

西川实验中学初中教师向峰用一句“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开启了杜诗《登高》的教学。他先请学生们划分出诗歌中哪些诗句在“睹物”,哪些诗句在“兴情”。随后,他引导着学生们从视觉角度的变化,来探究杜甫在诗中如何描写所见的景物,着重分析了“落木”与“落叶”的区别。“杜甫在什么处境下‘兴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带着疑问,向峰通过诗句分析、背景材料介绍,引导着学生们体会彼时彼刻,诗人的心境。

000_在草堂讲杜诗,成都大中小学探索_tmp_ea3b221b3c065fb4250a27aacc0eff51ac64b1aa4f5c80dc(960×640).jpg

提起杜甫,人们往往想到“诗圣”“诗史”等关键词,殊不知梁启超曾评价杜甫为“写情圣手”。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中教师马振伟就选择这个独特角度,带领着学生们去解读杜甫,解读《登高》。首先,师生们从“哀”“悲”“独”“恨”“潦倒”等直观的字词,确定了杜甫《登高》抒发悲情,随后又深入分析诗中急风、猿啸、飞鸟、落木、江流等意向,总结诗人“以哀景写哀情”的写作手法,最后通过分析了动静结合、一语双关、对仗对偶等表现手法,体会诗文的艺术境界。

000_在草堂讲杜诗,成都大中小学探索_tmp_2241953c8574bda4f9481c2dcb10e5205bc2afb80543d098(960×640).jpg

“登高”是“九日登高”吗?四川大学教授王红首先抛出这个问题,但她并没有急着请学生作答,而是例举了大量正反两个方面的佐证材料。“前人为此争论不休,至今也不能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她说,“但是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因为‘争论’本身就是在做学问。”在课堂上,她要求学生们忘记标准答案,自由讨论。她和学生们一起领略《登高》语感与情感表达的特殊之处,探索诗歌结尾处是否力度太弱。

《登高》是高中教材中的必修篇目,初中和小学教师授课的效果怎么样呢?成都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员罗良健说,小学诗歌教育以赏识为主,重在启发学生发现诗歌之美,而梁愿老师读通诗歌、读出节奏、读懂诗意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带领着学生走进了诗歌的美妙世界。“两位中学教师,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层次,符合初中、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接受能力。”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表示,“学段融合式教研,更能帮助教师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样的探索值得坚持做下去。”

编辑/一审:夏应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