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新闻特写:英语课上的红军故事

葛仁鑫 倪秀        2021-04-2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本报记者 葛仁鑫 倪秀 文/图

程新蓉没有想到,尘封多年的往事,会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上,重新绽放出光芒。

21419113848756.jpg

4月13日下午3时许,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巴中市通江县实验小学的上课铃声响起,英语教师程新蓉走进六年级10班。这节课,她要教孩子们自然拼读,其中涉及有关家庭成员的单词。

“Granny和Grandma都可以指奶奶……”程新蓉讲着讲着,却发现同学们状态很不好,听得不认真,个别甚至在打瞌睡。她有些生气,正着急的时候,她望着黑板上的单词Granny(奶奶),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随后,她放下教材,“同学们,我给你们讲讲我奶奶和一枚五角星的故事吧。”

学生们有些意外,纷纷抬起头,听程老师继续说:“我跟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在奶奶的箱子里,翻到了一枚发黄的五角星,我好奇地举着五角星满屋跑,没想到却被奶奶吼道:‘这个可不能耍!’”

学生一下子有了精神,看着他们脸上满是好奇,程新蓉开始缓缓讲述自己奶奶——王绍兰的故事。

1932年冬天,听说红军到了通江,未满9岁的王绍兰光着脚跑去报名参军,部队领导看她年龄太小,但精神可嘉,就让她加入了红军童子团,每天的任务就是站岗、放哨、送信。

囿于封建思想,王绍兰双脚被裹足,送信途中山路崎岖,她经常摔得遍体鳞伤,却从未喊疼,受到了不少表扬。

1935年,红军撤离川陕苏区,王绍兰因为年龄太小,不便与部队同行而留了下来。一位带队的红军老战士十分不舍这位小战友,将帽檐上的五角星摘下来,送给了王绍兰。

“从此,我奶奶便将这个宝贝一直珍藏着。”讲述中,程新蓉数次哽咽,同学们也眼眶湿润。在王绍兰的影响下,程新蓉父亲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程新蓉也早早地入了党。

1987年,王绍兰被认定为老红军。2020年,她去世后,程新蓉将发黄的五角星描红,贴在了她的墓碑上。

21419113857265.jpg

“除了敬佩,更多的是感动。”4月16日,学生杜依婷再次向记者讲述这个在英语课上听到的红军故事时,仍然止不住感叹。“真没想到程老师的奶奶就是红军,听了她的故事,才真正感受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川陕苏区,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李先念、徐向前等446位将军在这里运筹帷幄,血战疆场。通江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当时总人口不足23万人,就有4.8万余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时仅4000余人幸存。

“曾经有无数的革命英雄战斗在这里,有无数的革命忠魂埋葬在这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孩子们,你们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成长起来,更应该成为红军精神的传承人!”故事讲了10来分钟,程新蓉又回到课堂内容,发现班里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琅琅读书声像奔涌的海浪拍打着她的心。她清晰地记得,孩子们的眼中闪耀着光。

当下课铃声响起,程新蓉离开教室时和往常有了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她望向远方,雨声渐止,淡淡薄雾中的大巴山显得格外巍峨。

 


编辑/一审:杜蕾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