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大邑县东街小学荣获全国“科普科幻创作人才培养基地”称号—— 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记者 梁童童        2020-11-20
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

11月1日,2020中国科幻大会“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大邑县东街小学受邀参会,并荣获首批“科普科幻创作人才培养基地”称号,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十所获奖学校之一。同时,该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朱康冉荣获了“小创作家杰出勋章”,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邑县东街小学还有十多名学生的科学作文、科幻画在这次活动中获得“小创作家”优秀勋章、杰出勋章、卓越勋章等荣誉称号。

1.jpg

缘起养蚕——

从科学课到科学教育

让朱康冉获奖的,是她在疫情宅家期间完成的一篇科学作文《小蚕与丝绸》。

今年3月,朱康冉与班上的同学都领到了一批蚕宝宝,开始了宅家养蚕活动。这4000多条蚕的来历有些特别,它们是毕业于东小,目前已经读高一的汪诗杰学长自己养出来,专门送给东小的弟弟妹妹的。汪诗杰说,当年在东小时,由于调皮,毁掉了学校要发给学生的三千多条蚕,在科学老师的教育下,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从此对养蚕产生了兴趣。这几年来,汪诗杰一直坚持养蚕、观察蚕、研究蚕,从当年的“破坏者”,变成了一个“蚕迷”。

有了这批珍贵的蚕宝宝,疫情期间,东小三·一班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宅家养蚕,坚持观察、记录。接近两个月的活动中,孩子们把所观察到的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用图片、表格、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了一本本特别的作业。

每年3月,都是东小的养蚕活动季。2009年来到东小任教的科学教师王竞,结合大邑县当地的蚕茧产业,把科学课本上的知识搬出了书本,养蚕从此成了具有东小特色的科学活动课程。不少孩子在升入四五六年级之后,还保留了养蚕的兴趣爱好,还有的孩子对别的生命产生了兴趣。现就读于成都高新七中的一个学生,受到养蚕活动的启发开始观察蚂蚁,几年来对蚂蚁的观察记录细致入微,已经俨然成为一个“蚂蚁专家”了。

从教数学兼职教科学,变成专职教科学兼职教数学,王竞在小学科学教育这条路上,已经探索了近20年。在王竞看来,科学课虽然不像语数外这些“主科”,与升学直接挂钩,但好的科学课产生的影响,能够让孩子一生受益匪浅。

科学课,学习科学知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在一次次亲近自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精神和素养。“第一是体会大自然,学会珍惜生命;第二是坚持的精神;第三是边观察边记录,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养成科学家一般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的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而非只停留在知识本身。这样的精神和素养,不仅能够滋养孩子的人格,还能间接地提高他们对其他科目的掌握能力,逐渐养成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个性色彩的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竞的数学课,就是通过将科学课“探索、发现、解决”的理念融入,来达到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以提升学习效率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运算律时,王竞用几种类似的算式创设出一个学生熟悉的数学情境,将熟悉的知识点加以组合,引出新的知识,这样,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类似算式之中的联系,自发地将探索的方向往交换律、结合律上靠,最终牢靠地将其掌握。

类似养蚕这样的活动,在东小的校本科学课程中还有很多。科学老师们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有机结合教材,并和学校的科技周、大邑县科创活动、成都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活动有效衔接,开发出了侧重点各有不同的科学课程:低段课程重在激趣,鼓励参与,主要以周末亲子实验的方式进行,倡导家校联动参与;中段重在实践,贵在坚持、体验、探究,比如养蚕、种植,写观察日记;高段重在创新,各种能力多元整合。学校大力倡导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定期开展航空、航海模型制作比赛,建生态瓶,制作鸡蛋保护器,以及开展科幻小论文、科幻画创作等等。学校统筹、年级安排、家庭配合,各种各样的科学课程和科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与科技的关系,提高科学素养。

“纸桥”连接——

家校合力助成长

2.jpg

在前不久结束的成都市2020年首届科学创作实践活动(设计制作桥)中,大邑县东街小学四年级一班的3名学生代表大邑县“杀入”总决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报名到完成比赛的一个多月里,王竞见证了3位小队员的成长。

9月初,经过校级初赛,东街小学全校选拨了9人组成复赛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县级比赛。由于力学知识的缺乏,孩子们对纸的折法、纸的抗弯和承重能力的了解都有限,在老师的指导、父母的支持下,孩子们在校与老师、同学讨论,周末和父母一起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逐渐对“桥”的定位和作用机制、设计思路有了一套较为清晰的认识。

孩子们自己动手用报纸尝试做了一座自己设计的桥,在周一的时候带到学校,虽然抗弯能力不强,但孩子们的热情不减,创新能力逐步彰显。

复赛阶段,由四年级一班的3名小队员——罗晓彤、严禹涵、杨茜羽组成的东小代表队最终晋级,代表大邑县参加成都市的比赛。准备复赛的过程是不断尝试、总结、再尝试的过程,3个小队员与老师和家长一起,反复尝试设计的方案,用本子记下原因和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修改;总结、改进、反思……从设计到讲解,从图纸到实践,持之以恒,精益求精,3个选手根据自身特点分工合作。严禹涵思维敏捷,担任计算尺寸,裁剪报纸的任务。他还请教了任职桥梁工作的爸爸,严爸爸也亲自到校,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怎样最大程度地利用一定的材料设计出结构牢固的桥。

成功总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诞生的。孩子们设计的一个个方案,都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胶水多了,报纸更软,不易承重;纸筒长了不容易卷,短了效果不好,所做的尺寸不够规格……一次一次的制作,都在问题中被放弃,又展开新的方案和新的设计,就这样,前前后后经历了一个月,3个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坚持到了最后。

在比赛中担任关键任务卷纸筒的杨茜羽,最初是报名的20多个孩子中动手能力最差的一个。初试都没有通过的她,抱着王竞嚎啕大哭,一定要一个再试一次的机会,于是,王竞承诺,如果她能自己做出一个有一定承重能力的纸桥,就破格让她成为初试队伍中的第10名选手。那个周末,杨茜羽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资料学习,经过一番尝试,真的在周一把一个像模像样的纸桥带给了王竞。

还有曾经大大咧咧,做事情常常“坚持不到30分钟”的罗晓桐,做事粗心的严禹涵,在一个月的制作训练中,都变得专注、细心了,思维也更敏捷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持之以恒、反复实践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这3个孩子组成的队伍是全市23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团队,他们的表现获得了在场专家、评委和老师们的赞叹,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素在第五届科学教育论坛上指出,在未来,人机共存的时代,劳动者应该具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小学的科学教育,除了带给孩子兴趣的种子,它本身也是一颗“未来人”科学素养的种子,是一颗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的种子。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