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听,孩子们讲英雄故事

实习记者 梁童童        2020-09-25
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

编者按

以前,提起英雄这个词,我们总觉得那是一群浑身发着光的、具有超能量的人,他们离我们很遥远,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境界。而当我们真实地经历了汶川地震、木里火灾、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如其来的灾难,那些挺身而出冲向一线的普通人,他们让我们心中的英雄有了真实的模样。

你心中的英雄是谁?是力挽狂澜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坚守岗位的普通工作者,抑或是城市一隅的平凡守护者……金秋十月,新中国即将迎来71岁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来听听孩子们心中的英雄故事。我们采访的这几位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在灾难中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在他们心中,爸爸妈妈就是他们的超级英雄。

夜空里最亮的“大白”星

1月24日,德阳市一小三年级2班的李何嘉写下了“给市长的一封信”,作为她的每日练笔。信里这样写道:“亲爱的市长:我建议把每个家庭都装上暖气片,把门窗打开,因为病毒怕热,这样就可以让室外空气变热,就可以让这种病快点好起来。”

在写下这封信的4天前,李何嘉的妈妈去了单位,一直没回家。妈妈打电话回来说,自己是去跟一种叫“新冠”的病毒战斗去了。小何嘉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妈妈告诉她,等春暖花开的时候,病毒就没有了。于是,为了让天气尽快温暖起来,小何嘉便写了这封信。

李何嘉的妈妈何杨,是德阳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委员。1月20日,德阳市疾控中心成立了由16人组成的疫情应急检验组,何杨担任副组长。一直到2月初,全市的所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标本都由他们负责检验。

1月22日晚上11点,从中江县疾控中心送来一例高度疑似的标本,做了一天实验的何杨与另外两名检验员立即投入工作。在23日凌晨3时许,检验结果出来了,显示为阳性。为了进一步确认,何杨和检验组的同事们又换了另一种试剂再次投入检验中。23日早上7点过,结果得到验证,德阳市首例新冠肺炎被“揪”了出来。

这段时间,何杨没怎么回家,连完整的觉都很少睡。一有空,她就会跟两个女儿通电话。李何嘉4岁的妹妹总会问妈妈为什么不回家,说她最开心的是有妈陪着,每当这时,母女三人都会忍不住流泪。9岁的李何嘉虽然也很想念妈妈,但她决定坚强起来,替妈妈照顾好妹妹。因为从妈妈和家人口中,小何嘉知道妈妈在做着多么重要的工作,“妈妈是在保护我们的安全。”在她眼里,妈妈就是最了不起的英雄。

有一次,好不容易盼到妈妈回家,可妈妈只是换了件衣服就又要走。妹妹哭着拉着妈妈的衣服不让妈妈出门,小何嘉见状。赶紧上来对妹妹又劝又抱,终于安抚好妹妹,坚强地送妈妈出门。

“我的妈妈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春节期间,李何嘉的妈妈和所有的白衣天使一样,一直在和病毒作斗争,小何嘉又写下了她“给市长的第二封信”:“市长:我建议把每个家庭安装上暖气片,消除病毒,让夜里最明亮的星——‘大白’放轻松。”因为听妈妈说,她们穿着工作服的样子就像“大白”一样。妈妈就是小何嘉心目中最亮的“大白”星,在这场为祖国、为人民的抗疫中,散发着最美的光芒。

全能“超级大偶像”

这个秋天,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杨语桐开始了习作的学习。她想要写下这样一篇大作——《超级大偶像》。第一部分,写大偶像能够变成海中的蛟龙,在水中救人、打捞;第二部分,写大偶像可以变成蜘蛛侠,飞跃在山中树上,救人、取马蜂窝;第三部分,写大偶像拥有超能力,可以化身为火海的逆行者,把可怕的大火扑灭。

这个“超级大偶像”,就是杨语桐的爸爸杨志均。

自从2003年加入消防战士的队伍,17年来,杨志均参与了数不清的救灾行动。现在,他已经身兼支队作战训练科副科长、蛟龙蛙人救援队队长、翼龙山岳救援队队长三职,“上山下海”“无所不能”,长期奋战在灭火抢险一线。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自从语桐记事起,爸爸在家的时间就很少,一周似乎只能回家两三次。每当语桐问起爸爸,妈妈就会告诉她:“爸爸的心里不仅有咱们的小家,还装着其他小朋友的大家。没有大家的安稳,哪里有咱们小家的幸福呢?”

杨语桐清晰地记得,雅安地震、茂县塌方、九寨沟地震,几次灾害,爸爸都是接到消息后就立马归队。

九寨沟地震发生在夜间,杨志均和70多名消防战士,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出发之前,语桐妈妈只是简单地嘱咐他“注意安全”,在他们前往灾区的路上,为了不让他们分心,也没有主动联系,只是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离灾难最近,离家人最远。你们接过了别人的父母妻儿,让自己的父母妻儿孤独等待。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伟大天下皆知。你们留下最美丽的背影,是我们最期待的归来。天佑四川,天佑九寨,天佑救援者。”

语桐知道,爸爸这么忙,是为“大家”做英雄去了,是在做很伟大的事,但有时还是会忍不住偷偷地想,要是爸爸能够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就好了。

平日里,杨志均只要有空就会陪在妻子和女儿的身边。尽管妻女也会无数次地为杨志均担心,但她们也特别欣赏他身上“那股坚毅的劲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爸爸的职业被人尊重,受人敬仰,他也是两个女儿心里真正的英雄。

有了爸爸这个“超级大偶像”,语桐也有了自己梦想的雏形:成为一名科学家。在自然科学课上,她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实验”,用显微镜看到了平常看不见的微小的、神奇的世界。

“成为科学家,可以做好多实验,还可以发明好多东西,我就可以像爸爸一样伟大啦!”语桐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

拄拐上门的“工作狂”

云池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情感,除了崇敬之外,还要更复杂一些。

今年春节假期还没结束,云池的妈妈就上了新闻:《居家隔离孕妇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拐杖”女医生上门产检》。这个“拐杖女医生”,就是云池的妈妈聂艳。

聂艳是绵竹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1月27日,大年初三晚上,聂艳做完一台手术后,因为太过疲倦导致下楼梯时踩空,伤了腿。1月30日晚,她接到一个来自绵竹市新市镇卫生院的电话,一例从武汉返回正居家隔离的待产孕妇产生了不规律宫缩,出现了先兆临产症状。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科室经讨论决定,由医护人员上门为该产妇进行产检。于是,身为科室带头人的聂艳不顾腿伤,拄着拐杖与科室另外两名助产士组成了“特别小组”,连夜做好准备,第二天上午到达了位于新市镇的产妇家中,为其“上门服务”。有惊无险,该产妇各项指标都基本正常。

拄拐上门产检,妈妈会做这样的事云池并不意外。在云池的印象里,妈妈一直都是个“工作狂”,十几年间几乎没有休过假,每天早晨7点就要出门,晚上不知道几点才能回来。不仅加班是常态,还经常因为科室需要,在假期里也要临时出诊,因此搁浅了好几次母女俩原本的出游计划。

怎么办呢?只能体谅。虽然有些不开心,但云池还是从心底对妈妈感到敬佩。

“她的工作,是给人带来希望的。”云池说。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医生,都比较忙,陪伴云池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云池对医生这个职业颇有“微词”。但她却很喜欢妈妈的科室——产科,因为这里是迎接新生命的地方。“去那里走一趟,就能感觉到自己身处在幸福和喜悦里面,心情都会变好。”云池说。

救死扶伤的医生,是让人尊重和敬佩的,但同时,他们也担负着生命的重任。正因为云池看得清楚,所以,她对这个职业的认知去除了很多理想化的成分。在病人的夸赞和信赖的背后,是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放松的谨慎,以及一旦踏入这个行业,就要有时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觉悟。

妈妈的敬业给云池做了最好的榜样。现在,云池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做着用户运营的工作。每天,她都会写下当日的工作总结,再根据总结来学习、调整,以期自己的业务能力可以不断提升。尽管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但她相信,只要像妈妈一样勤恳、敬业,她也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道路上有所作为,也能为推动国家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